中國閱兵第一刀,從1992年起,經中央軍委簽署命令,首次用於三軍儀仗隊和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專用國刀,是最高禮儀的象徵,已被列入部隊武器裝備序列。在服役的23年中,它見證了1997香港迴歸,以及1999澳門迴歸,見證了共和國50週年國慶大閱兵,60週年國慶大閱兵,見證各國元首數千次來訪,並每天擔任指揮護衛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光榮任務。2015年5月,中國閱兵第一刀作爲三軍儀仗隊指揮刀,三把軍刀分別代表海陸空三軍同時亮相俄羅斯紅場閱兵,威震全球。2015年9月,爲紀念抗戰勝利勝利70週年大閱兵。經有關部門授權和發明人同意,特別製作 “中國閱兵第一刀”珍藏版,紀念中國首次抗戰勝利閱兵儀式,並向愛好和平的愛國人士限量發行。

“廣州問古”中國閱兵第一刀

“中國閱兵第一刀”於1992年經中央軍委定型後裝備部隊使用的現役裝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專用指揮刀和中國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升旗護衛刀,被稱之爲“天下第一刀”。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2015年9月3日,新中國將首次在國慶節之外的日子舉行閱兵活動,爲紀念這一特殊日子及閱兵活動,首次向公衆發行“中國閱兵第一刀”。2015年5月9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中國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首次赴俄參加閱兵,方陣隊長手持“天下第一刀”,健步行進,展現了中人民解放軍的軍威,宣揚了威武不屈的中華國威,更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此次“亮劍”的場景,令全球華人心潮澎湃,豪邁萬千,爲祖國繁榮富強感到自豪驕傲。

“廣州問古”中國閱兵第一刀

《中國閱兵第一刀》“天下第一刀,刀身筆直,泰山壓頂不彎腰!”大閱兵指揮刀刀身長1米,寬2.5釐米,刀身通體由鈦合金特鋼打造,閃閃發亮永不生鏽,護手從正面看似一隻高貴的金鳳凰側面觀賞恰似一隻展翅高飛的和平鴿,體現了中國人民愛好和平與友好發展的心態。刀手柄頂部的最大的紅寶石,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環繞四周的34顆小寶石代表包括臺灣在內的32個省市自治區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刀體共有56顆寶石,象徵56個民族;刀鞘上雕刻9條騰飛巨龍與萬里長城,象徵九州大地興旺發達,蒸蒸日上。該刀刀身筆直,這與普通刀刀身彎的外形上有很大差別,這源於1991年鄧小平在看到最初的彎刀後提出“泰山壓頂不彎腰”,寓意中國人民永遠不向任何困難和壓力低頭,之後指揮刀才採用筆直刀身,同年鄧小平見到最後定型的指揮刀後盛讚爲“天下第一刀”!

“廣州問古”中國閱兵第一刀

文中這把刀,真是當時中閱兵第一刀,

刀身:長100cm,寬2.5cm,選用軍工特種保密鋼材鍛造,筆直刀身,寓意泰山壓頂不彎腰,象徵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英勇氣概。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閱兵紀念”金字。

護手:護手採用24K純金鑄造,外觀正視似展翅欲飛的金鳳凰,代表高貴與美好;側視則是純潔美麗的和平鴿,寓意高貴、美好,和平、幸福。

手柄:一顆紅寶石,象徵偉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周圍34顆小寶石,象徵中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護手上鑲嵌22顆寶石,共計56顆寶石,寓意中國56個民族。

刀鞘:刀鞘上蝕刻九龍騰飛和萬里長城。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圖騰,九龍代表九州大地,象徵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各行各業萬里騰空、飛躍前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