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銅材,要想達到電阻合格,即使不能滿平方,也不會相差太多,一般最低虧方不會超過0.5%,也就是說,至少是95折電纜,並且是最好的銅材(雜質較少),電阻纔會達到國家規定的範圍,低於95折,無論銅材再好,都極有可能是不合格產品。在我國電纜行業的相關GB標準中,對於咱們常說的平方數,只是電纜的標稱橫截面積,僅作爲參考,在檢驗檢測過程中,需要測量導體的電阻,來是判定導體是否合格。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文《關於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通知》,從4月-10月,開展一輪重點行業的抽查整治,其中就包括電纜行業,要求重點關注“打折電纜問題”。

這是在國家發佈的公文中,首次採用“打折”這個詞語,其實在行業內,這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說法,尤其在部分地區的現貨市場,都存在9折電纜、8折電纜,甚至7折。

一文看懂:嚴查的“打折電纜”是什麼電纜?

這裏的“打折”,指的是電纜的平方數不能達到標稱橫截面積。比如50平方的電纜,如果是10根導體單絲,那每根導體單絲應達到5個平方,通過很簡單的計算,我們能算出每根導體的單絲直徑約爲2.52mm。

而打折電纜的單絲直徑,並不能達到2.52,有的可能是2.4mm,甚至2.3mm,如果按照2.4計算(10根導體單絲),那最後的平方數只有45.2平方毫米,約等於50平方的0.9倍,即9折電纜。

在不瞭解相關的專業知識或GB標準的時候,用戶習慣用這樣簡單的方法來確定電纜是否達到國標,因爲相比測電阻,用千分尺測量單絲直徑,要簡單的多。

用這樣的“土辦法",就一定能得到準確的結論嗎?答案是:不一定。

在我國電纜行業的相關GB標準中,對於咱們常說的平方數,只是電纜的標稱橫截面積,僅作爲參考,在檢驗檢測過程中,需要測量導體的電阻,來是判定導體是否合格。

由此經常引發一些誤解,比如50平方的電纜,單絲直徑達不到2.52就是不合格,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因爲它跟銅的材質有關,當廠家使用的銅材較好時,即使不能達到50平方,也可以達到規定的電阻值範圍,它也是合格產品。

如果廠家使用的銅材較差,甚至是黃銅,那即使平方達到了55平方,電阻也有可能超過了規定範圍,也屬於不合格電纜。

關於電纜虧方是否就代表不合格?知纜堂曾轉載過專業機構的分析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閱讀:《權威機構闢謠:虧方電纜,並不代表不合格》

按照上面的表述,即使電纜虧方,也可能是國標,但並不包括今天文章所指的“9折電纜”“8折電纜”...

按照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銅材,要想達到電阻合格,即使不能滿平方,也不會相差太多,一般最低虧方不會超過0.5%,也就是說,至少是95折電纜,並且是最好的銅材(雜質較少),電阻纔會達到國家規定的範圍,低於95折,無論銅材再好,都極有可能是不合格產品。

綜上,如果沒有條件對電纜進行專業的檢測,可以先測量導體單絲直徑,如果測量的結果是標稱橫截面積的9折、甚至8折,那這根電纜基本判定就是不合格,無論去哪裏檢測,它也是不合格。

表達能力一般,以上表述如有偏失,請及時聯繫更正。

PS:電阻合格了,就是國標電纜嗎?市場上的國標電纜眼花繚亂,看着差不多,爲什麼價格差距很大?下篇文章,跟大家一起聊聊“電纜行業的三種國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