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暴跌近90%!留給這家公司的時間只有18個月……

又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單日暴跌近90%,什麼是壓垮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5月27日,三愛健康集團開盤不到10分鐘,股價暴跌逾88%,原本不足0.3港元的股價最低跌至0.03港元。截至當日收盤,該股報0.041港元,跌幅爲85.61%,成交量達16.62億股。

三愛健康集團(01889.HK)今日行情圖 

導火索:港交所發函預警摘牌風險

與此前嘉藝控股的盤中跳水不同,三愛健康集團的“閃崩”主要因港交所的一封通知函件引起。

今日早間,三愛健康集團公告(見下圖)稱,近日接到港交所通知,基於公司未能維持足夠的營運水平或擁有足夠價值的有形資產,及證明其擁有上市規則所指的足夠潛在價值的無形資產,因此港交所決定根據上市規則暫停買賣公司股份,並根據上市規則將公司進行摘牌。 

對於港交所的這一決定,三愛健康集團稱,公司有權在接獲該決定起7個交易日內要求上市委員會複覈該決定,倘若公司在6月4日前未作出任何複覈申請,則公司股票6月5日起將暫停買賣。

查自身:連續3年虧損且改善盈利條件不足

三愛健康集團前身爲武夷藥業,2007年在港股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藥產品開發、製造、市場推廣及銷售,以及醫療器械及康復設備融資租賃服務。目前,公司的醫藥產品生產廠房主要位於福建省。

公司近5年營業收入持續下坡,從2014年的5.5億元人民幣下滑至2018年的6412.3萬元人民幣;除2015年外,公司其餘財年均爲虧損,2018年,公司淨虧損約2.3億元人民幣。

爲何決定將三愛健康集團除牌?港交所給出了四點理由:

第一,業務低迷不振。

港交所認爲,自2015年以來,三愛健康集團的營收大幅下滑,且多年虧損。該公司上市時的原有業務——醫藥產品業務,已顯著惡化並僅產生少量收益,該業務的營運已縮減至極低水平。公司2018年終止提供顧問服務及銷售醫藥軟件業務,僅維持營收最低的藥品貿易業務營運。

讓港交所對三愛健康集團現有業務產生疑慮的原因還包括,公司最近出售了福州三愛及福建三愛兩家子公司,所有原有業務均已終止。

第二,融資租賃業務對業績貢獻較少。

港交所稱,公司的融資租賃業務及一般貿易業務的營運歷史有限,所產生的收益較少,且損益甚微。據三愛健康集團2018年年報,其融資租賃業務的收入約530萬元人民幣,僅佔同期公司總收入的8.27%。

第三,資產無法支撐公司開展業務。

截至2018年底,三愛健康集團的總資產爲3.66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末減少31%,主要包括貿易應收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及收購非流動資產的押金;資產淨值約7152.7萬元人民幣,較2017年末下滑67%。

三愛健康集團(01889.HK)資產與負債簡表

港交所擔心,上述資產情況可能無法讓三愛健康集團按足夠的營運水平開展業務,從而無法證明股份持續上市的合理性。

第四,收購標的前景未知。

2018年底以來,三愛健康集團先後收購福建永春製藥有限公司及福建至信醫藥有限公司。前者主要從事藥品和醫藥中間體的生產和開發,後者主要從事醫藥產品銷售。

三愛健康集團在2018年年報中如此描繪收購後的發展計劃:福建永春將成爲公司藥品生產的新基地,公司擬將其他子公司的部分口服類藥品生產轉移到福建永春,擴大福建永春的口服類產品的生產規模。公司藥品可以通過福建至信的銷售網絡進行銷售,並作爲代理銷售其他藥業公司的藥品和保健品。

對此,港交所還在通函中給三愛健康集團潑了一盆冷水,稱公司相關發展計劃尚處於初步階段,規模甚小,並且公司尚未證明“相關計劃如何能夠大幅改善業務及產生足夠的收益和淨利潤”。港交所認爲,三愛健康集團最近收購的公司已產生虧損淨額或僅實現少量淨利潤。

待從頭:18個月內達到上市條件

近年來,港交所加速解決問題股、殼股退市難的問題。過去,根據港股市場原有的《上市規則》,如果上市公司業務不足以維持上市地位,就會進入3個階段的摘牌程序。但如此一來,有的公司一停牌就是好幾年。

2018年8月,港交所上市規則摘牌框架修訂版正式生效。自此,沒有足夠業務運作或資產的公司,將不再需要經過3個階段的摘牌程序。並且,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後,港交所可將其除牌。

由此,留給三愛健康集團的時間或許僅有18個月。據公司公告,停牌之後,公司須在18個月糾正期間重新遵守上市規則,即公司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或擁有相當價值的有形資產或無形資產。倘若公司未能在2020年11月23日前達成上述要求,港交所將對公司進行摘牌。

三愛健康集團董事會表示,公司正處於轉型期。爲維護股東利益,公司已終止經營持續虧損的舊業務,並已出售擁有大量負債淨額的資產,董事會日後將竭力改善公司的整體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