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带着孩子看完电影出来,已经快12点了,回到家再洗漱睡觉,就更晚了,但这没有什么要紧的,因为现在放假孩子没有作业要完成。其实,哪怕是在上学期间,我也不会因为孩子偶尔的“放纵”而焦虑,相反,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

人都会厌倦一成不变的节奏并且失去活力,人的本性也总是想突破刻板的规则,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最终确定自己的范畴,形成自我对界限的理解与遵行的能力。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提供这种突破,就比孩子自己去尝试更安全。

比如看夜场电影,比如带青春期的孩子去酒吧,让他去体验不同环境的氛围,感受到不同的饮品的感觉。

家长太担心孩子“学坏”,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本质上,这个世界就不是纯洁无暇,而是复杂多变的。事实上,家长管得了一时,也管不了一世。

多少乖乖的孩子遇到新鲜的事物会沉迷沉溺,像变了个人,因为对他们来说,以前的生活太苍白单调了,新体验给感官的带来的强烈刺激让他们彻底失去了方向。

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我工作中的孩子,有一部分就是这样的。突然崩溃退到到一般人从未退到的位置。他们的成长背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直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限定的空间里学习与生活。

这个空间的限定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几点睡觉是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必须在几点钟写完作业,几点钟洗完澡,几点钟关灯,甚至这个“必须”还会更靠前,细致到每一小时做什么。

我有一个个案就跟我说,他的妈妈从小就这样限定他,没有什么娱乐,不能去楼下玩,每天准点接送,准点吃饭,写作业,完成家长额外加的课程,洗澡,睡觉。

他非常烦躁,他在咨询室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凭什么你来安排我的人生!

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这样的孩子通常更加的离不开父母,他们遇到了双重困难,一来孩子没有独立与自律的能力;二来因为过往的旧模式的负面感受太深刻导致父母无论怎么做,都容易被孩子敏感地感觉到“被控制”。为了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家长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特别辛苦,常常气馁、气愤,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许多休学的学生都有作息紊乱的状态。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些阶段性的作息紊乱或者说弹性能力。但不会像这些个案一样,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原理上来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你从一个极端掉下来,一定会摆到另一个极端。

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这些极端的状态基本都出现在青春期,初、高中阶段(有些成年人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但不在此文的讨论中)。

那是因为他们在尝试建立自己的边界时出了问题,因为过去从来没有体验过,所以当某种机会到来时,就会以失控的方式出现。

人在建立边界或者在体验另外一种状态时,通常会一点点去试,这种方式不容易出现大的乱子,但如果一直被控制得太死板,一旦尝试,就像脱缰的野马。父母是完全收不住的,孩子也收不住,直到危险的边缘才会停下来(或者直接脱缰而去),但这时候离健康的边界状态已经很远了,回去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常常需要做长程的心理治疗。

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有些家长本身不具备弹性生活的能力,他们的人生体验也非常的单一。

有些家长非常刻板与焦虑。他们恪守着某种严格的理论,铁板钉钉,不容置疑。

刻板体现在生活中军事化般的管理与要求,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作息、学习。焦虑体现在当孩子没有在这个牢房里就有一种灾难化的感受。

孩子晚睡了一会,就开始担心孩子明天起来精神不好,接下来会影响一整天的学习,身体接着会垮掉,长期下去,孩子就毁了!

孩子这些天食欲不佳,就使尽浑身解数,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没有用(当然他们希望这样有用),只要能缓解自己的焦虑就好。

孩子这次考试不好那就更不得了了……混双双打。

好学生为什么会全线崩溃与失控

严防死守,孩子的世界就像一个监牢。

但问题是,有些孩子总是会努力挣脱,那些被父母强行拖回来的失败者只能作罢,天性顺从都倒也平安,但那些挣脱的孩子就坠入了深渊,他们试图体验边界感,却发现,因为过去一直是父母设置的边界,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因为对父母极度的排斥与反感,他们又拒绝父母的帮助。

他们处于一个想要自己独立却只有婴儿般能力的状态,挫败与无能感倍增。

同样挫败的当然还有父母,他们发现自己苦心培养的孩子像换了个人,溃堤一样无法阻挡,他们觉得过去的所作所为全是错误,但他们又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在一个家庭中,从来不会是一个人的崩溃,只不过有些可见,有些不可见罢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