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銳理機構近日發佈的一份《世界500強企業的寫字樓選址調查》的權威報告中不難看出,在成都衆多的超甲寫字樓中,無論是項目所處的城市區域位置、還是自身硬件指標,亦或是軟件服務等方面,中國華商金融中心都名列榜首。目前,雖然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的寫字樓還未正式交付,但整個成都樓市關於它的傳說卻一直不絕於耳:世界500強企業欽定的西南辦公總部、對產品近乎“瘋狂”的打造、對合作供應商的苛刻、對客戶選擇的挑剔。

衡量一個區域的繁華與經濟發達程度,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看這個區域聚集的世界500強和跨國企業的多少。

比如香港的中環、上海的陸家嘴、紐約的曼哈頓……歷來都是跨國企業、金融財團、證券投資機構、律師事務所等現代高端企業“扎堆”之地,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理想和在國際上的地位。

放眼成都,這樣的一個區域,非金融城莫屬。成都自2005年開始打造的金融城,目前一、二期開發建設已接近尾聲,卻已聚集400餘家金融及金融相關行業公司、機構的入駐。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永遠與自己賽跑的寫字樓

提到金融城,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在成都樓市,甚至有不少人把金融城直接等同於中國華商金融中心。

這種看法並非空穴來風。從銳理機構近日發佈的一份《世界500強企業的寫字樓選址調查》的權威報告中不難看出,在成都衆多的超甲寫字樓中,無論是項目所處的城市區域位置、還是自身硬件指標,亦或是軟件服務等方面,中國華商金融中心都名列榜首。

目前,雖然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的寫字樓還未正式交付,但整個成都樓市關於它的傳說卻一直不絕於耳:世界500強企業欽定的西南辦公總部、對產品近乎“瘋狂”的打造、對合作供應商的苛刻、對客戶選擇的挑剔……諸多不可思議的背後,華商究竟要幹什麼?

成都不缺寫字樓,缺的是走向世界的平臺

在“一路一帶”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中國正在加速融入世界,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關聯度。

而成都,作爲國家級中心城市,在它被世界聚焦的同時,這座城市中的塔尖階層和優秀企業家,也將發展的眼光投射到全球。在“走出去”的改革大浪潮中,很多希望在全球範圍尋找發展機遇的企業需要的,絕不僅僅只是一座寫字樓那麼簡單,而是能將機會與資源集爲一體,走向世界的平臺。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應運而生——爲全球華商在西部投資和引領內地企業走向國際打造一個高端綜合商務平臺。

項目從誕生開始,就提出了“我們不是在建造房產,而是在建造資源;我們不是在推銷房產,而是在分享財富”的理念。這種底氣,與項目的開發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據瞭解,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的開發者——著名跨國僑企華僑鳳凰集團,產業涵蓋現代工業、現代農業、金融、海外貿易和房地產投資與開發五大板塊,業務遍佈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旗下的華商地產,更擁有16年海外高端房地產開發經驗,現在南非、倫敦、巴黎、迪拜、摩洛哥、香港等全球許多地方都還有項目,其雄厚的實力與豐富的國際化開發經驗足以保障其設計與品質的領先。

因此,項目從規劃開始,便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在其關懷下順利落戶成都金融城最核心的位置——市政府花瓣樓旁。除了與地鐵換乘站點金融城站無縫連接外,距成都的城市南北軸線天府大道300米,距火車南站僅3.6公里,與成都東客站、雙流國際機場的距離也均在12公里左右。

不遵循標準,而是成爲標準的制定者

除了與地鐵換乘站點金融城站無縫連接與“楓葉紅”的高顏值外,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對產品近乎嚴苛的打造,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在寫字樓規的劃之初,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就堅持採用縮小核心筒技術,同時將空間立柱由傳統寫字樓的內室區域儘量外移靠牆,其間增加的不僅是鉅額成本,還有亟需攻克的技術難關。

一番堅持下來,成本與人工大增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得到的是11米進深無柱距的豁達空間,其單層建面爲2000平米,實際使用面積可達1620平米,面積利用率達到81%,大幅超過市面上的同級產品。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永遠與自己賽跑的寫字樓

事實上,像這樣不計成本的“捨得”例子,在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的打造過程中,可謂不勝枚舉。

譬如,爲零隱患而重做防水層、高逾百米的楓葉紅大理石外立面突破工藝限制、循環進風的但造價高出十倍的德國原裝鋁合金窗、堪稱波音品質可獨立分區控制的VAV中央空調系統、令每個角落空氣清新的多層效過濾淨化新風系統……

在做項目地下防潮層的時候,一個合作公司沒有嚴格按照每30cm就回填一次的規範來操作,給防潮層的長期使用帶來了隱患,爲避免未來引發漏水,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立馬解除了與其的合作,並將防潮層挖開從頭施工。

它的許多不可思議,被業界流傳,以致不少同行、專家接踵而來。然而建築上的不少亮點還只是華商的表象,當行業的精英瞭解到華商的內在理念以後,他們都急切的希望能成爲華商的業主。

不是名企不聚首:“鄰居”必須“重量級”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但要成爲華商的業主,卻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瞭解,凡是有意購買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產品的人,無論是寫字樓還是住宅,首先要過的第一道門檻,便是接受華商的背調。只有其實力與商務理念與項目國際化、精英化的理念相符,方能順利進入中國華商金融中心。

因爲對客戶選擇的嚴苛和挑剔,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在業界曾引起過不小的爭議。“爲了確保客戶的高水準,前期有些折騰是在所難免的。入駐的企業越優秀,商務氛圍與機會也就越好,創造的財富越多,項目價值也會隨之越快增長。”項目負責人如是說。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永遠與自己賽跑的寫字樓

事實上,這正是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的一貫理念,項目所打造的是一個“聚資聚智”的高端商務平臺,所秉持的就是要讓“優秀的企業在一起,共同創享未來的財富增值”。

由此不難看出,在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新進的知名企業能享有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硬件配置超前的辦公場所,更是一個能與更好的公司一起創造財富、分享財富的高端平臺。

這就是中國華商金融中心,一個不斷自己給自己“找事”,不斷與與自己“較勁”的項目。

另據瞭解,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項目的寫字樓部分,即將於2017年中交付使用,沒人能預料未來入駐於此的客戶還將發現怎樣的驚喜?唯一能預料的是,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將會成爲世界名企薈萃的集中地,將會是省心即駐的智能樓宇,也是品質超前的市場寵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