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博商學院和蘇州博商會聯合主辦的“賦能新商業,論道新經濟”——2019年第三期名師大講堂舉行,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和新華社知名財經記者浦奕安做客清山會議中心。面對一千多名嘉賓,樊剛發表了題爲《時局變化,中國經濟,與企業發展》的演講。隨後,樊綱和主持人浦奕安就長三角一體化給蘇州帶來的機遇以及當前經濟形勢展開對話。

有一種觀點認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以後,蘇州獲益最大。對此,樊綱表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更多的是融合一體發展。在新的情況下,面對新機遇,大家要考慮如何共享資源,如何共同發展。以軌道交通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連接的若干都市集合就是“大都市羣”。大都市羣能實現資源互補,互通有無,今後隨着軌道交通的便利,大都市羣會迎來利好。

針對當前上演的貿易摩擦形勢,樊綱表示,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達一定水平,成爲別人的“對手”也是正常的,在許多國外同行看來,這也是一種肯定。貿易摩擦給大家提了醒,貿易摩擦晚來不如早來,既然遲早要來,也無需擔憂。貿易摩擦不可怕,根本的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包括髮展民營經濟和發展金融市場。

樊綱建議,蘇州政府、商會、機構等應形成平臺,助力當地企業發展,共同迎戰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他表示,蘇州企業傢俱有創新精神,蘇州本土企業也有很多趕得上國際先進水平。做好企業,基本的方法是專注和專業,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習,精益求精,再加上有條不紊的創新。他指出,民營企業要發展首先要靠自己,靠工匠精神。

主持人浦奕安深耕金融領域報道多年,她表示,優化化金融市場體系機構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發展普惠金融需要在信貸、債券、股權方面“三箭齊發”。

浦奕安是“道道地地”的蘇州“小娘魚”,身上傳承着姑蘇紅色基因,她的爺爺奶奶是新四軍江抗支隊的老戰士,解放後爲蘇州的建設與發展做出過不少貢獻。她目前也是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會員,利用業餘時間義務擔任相關活動主持工作。活動開場,一聲“蘇州,倷好”一下拉近了和蘇州觀衆的距離。她在現場透露,樊綱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籍上海崇明,而樊綱回應稱,他家往上數的確在蘇州市中心曾有過老宅,他和蘇州也有不小的情緣。

記者瞭解到,作爲一名新華社製片人、主持人,浦奕安在多年的新聞職業中,始終關注着蘇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她看來,自己每一步成長背後,都離不開吳文化基因的浸潤。多年來,在文化與金融融合的工作實踐中,能否爲蘇州家鄉做一點事也成爲她內心裏最濃烈的渴望。因爲事業重心在北京,平時工作忙碌她難得回蘇州,蘇州也成了心底越來越深重的牽掛。在2017年舉辦的首屆江蘇發展大會上,作爲特約嘉賓,她和蘇州籍鄉賢一起回到家鄉,曾作小詩“都言姑蘇是天堂,望極天涯不若家。政經人文融科創,無限風光待自開”。此行相約樊綱,共話蘇州,”期待家鄉越來越好。”浦奕安說。

原創作者:政中

原創時間:2019.05.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