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堅持原創的day285 202女孩終於等來了404。202,看來是最光輝的一代了。

我在去年裸辭的間隔月裏,迸發了返老還童的少女心,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從國產土偶追到原版《produce 101》 第二季,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節目都很賞心悅目,還發現了很多優秀的孩子。

觀衆如果只是十幾歲的年紀,追星追夢很正常。但觀衆層裏,二十代,三十代,四十代往上,也不在少數。明明已經是妥妥的人到中年,爲什麼還能被屏幕前唱跳的活力四射的十幾歲孩子打了雞血,感動不已?

這就是養成系的魔力。因爲你總能在形形色色的選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自覺地代入。我們和偶像的關係就是這樣:他/她身上有一部分原生的你,通過成長蛻變,更有一部分你渴望成爲的你。

今年的我,沒有那麼頹廢,還無端有些打雞血,正能量滿滿。依然還是很喜歡看選秀,就是很想補補那種對單一的夢想的迫切感和少年氣。

不得不說,造星市場的浮躁太明顯了。

從去年國產選秀爆紅到今年雖然節目遍地開花,但大部分都默默無名,更小範圍內才能圈粉,可見這個造星形式也在迅速經歷泡沫增長和破滅的過程。那句話怎麼說的?

“別說唱歌跳舞等業務能力不行,幾乎沒有練習過,就連容都懶得整就被公司推出來想要一夜成名,快速圈錢了。”

滿懷期待的韓國原版404——PRODUCE X 101(第四季)目前更新到第四期了,我在劇荒期,只能刷刷綜藝選秀娛樂的同時,也越發覺得,這類節目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有着和正常社會生活一樣的生存之道和光鮮背後,更殘酷的真相。

只是這個404,確實沒有202出彩了。一、賽制改變

這一屆的練習生平均水平差了許多。不是沒有有實力的新人,而是賽制改變,各方決策勢力各有打算。

資本在背後成熟的運作,完善的培養宣傳體系是讓這些小經濟公司的練習生,迅速成名成功的重要推手。wanna one甚至比各大經濟公司拿資源重點培養的團都要紅很多。

所以produce系列已經成爲一個口碑品牌——即使很難複製重現202的wanna one那樣巔峯的成績,第三季女團成績已經遠不如前,但畢竟是國民pick出來的偶像,公司拖着這些出道孩子的衣領,也會把他們捧紅。

這比讓小公司們全力以赴自己策劃團體出道,推組合前途未卜,來得有保證多了。哪怕出不了道,有了人氣和知名度,回公司還可以拖飛機帶新團。

選秀平臺也不傻。費力捧紅的新人,還要多在自己手中放放。所以這一次的出道團,將延長合約到五年,前一半完全專屬,後一半才能開始回各自公司進行活動——這都已經不能算作限定團了,有些固定團都不一定能活動五年。

所以這個賽制之下,很多公司不捨得白做平臺的星探,選擇把潛力股留下,推了一些實力不那麼優秀,出道無望的孩子,甚至真的是專門爲這個有固定套路的選秀節目推送了一些連前期投入都沒有的新人,沒聯繫過,紅了當然好,不紅也沒損失。

大量非常年幼的新人,導致節目的平均實力下滑很明顯。

說白了,都是資本的遊戲。越是成熟的養成體系,明星就越像是一個批量生產線上的產品。小紅都靠捧,大紅才靠命。

就和我們一樣,越是在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一個龐大的體系機制內,個人的努力能起到的作用,雖說不是微乎其微,也絕對不是至關重要的。逆天改命如果容易,我們就不會喜歡看這種逆風翻盤的綜藝了。

二、各種規則創新

大家都太清楚這些選秀的套路了,所以平臺也費力在其他方面力求耳目一新。

比如,國民製作人,換成了人氣演員李東旭。也算是個很吸引觀衆的看點。

比如,第一輪小組對決,不在採用同一首歌兩組評價,而是選用當紅組合的出道曲和最紅的歌——傳唱度最高,就更有利嗎?還真不一定。

再比如,練習生都習慣了,第一輪選人先選有人氣的,有實力的,保證最終加總得票高,全組生存。卻沒想到,你這次親手選出來的人裏,有一半都是你的對手。也就是你親手給自己選了神一樣的對手。

再比如,一定要惡俗玩些奇怪的遊戲,拼命炒作各種“兄弟情”(CP你們懂的)。

總之,我至少看到了,節目組爲了留住觀衆的煞費苦心,畢竟第二集想要主打的“JYP VS YG”噱頭就黃了,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節目都沒播,就出來個校園霸凌被退賽的?還得緊急剪輯補救。三、夢想固然重要,可捫心自問真是走這條路的人嗎?

節目裏,由於水平層次不齊,所以有很多兩級分化的選手:

要麼是靠顏值增加人氣,實力太差;要麼是輸在臉不夠帥,但是實力還不錯。

你覺得觀衆會選什麼?看臉還是看實力?

當然是又有實力,又有雪花該有的顏值或者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觀衆就是這麼任性,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都要,而不去做選擇題。

因爲不缺人。節目我現在有印象有實力又有顏值的,已經超過出道組人數了。

夠強,或者有一處明顯優勢,尚且不能贏。不夠強,就是會被淘汰。

我們身處的環境和職場競爭也是如此。

如果只看自己的長處,就覺得自己的缺點可以被諒解,真的是傻而天真。所以要麼想辦法提升到沒有明顯短板,要不就是有過人之處,一技之長,是真的可以“長”到碾壓別人纔行。

所以看着個人練習生裏,那個不算很帥,不高,但是實力優秀的選手說,他參加了無數公司面試,都沒成功,這就是心酸又殘酷的現實呀。不管標準多麼苛刻,總有人能達到你達不到的條件。

但努力總歸是值得被尊重的,自己認準的路,別人再不看好,如果有毅力堅持到底,也許就有奇蹟。

最後說點輕鬆的預測,畢竟大家看綜藝,還是圖消遣。我也更願意多去看別人好的方面。

優秀的孩子,反而會更加明顯的脫穎而出。比如金耀漢,本來也是跆拳道冠軍有望主,真的是天生的雪花,同樣練習三個月,成長確實驚人。天賦確實高。

目測BOSS組應該可以出道3-4個。像我這種大衆眼光,已經能鎖住7-8個人選了。

邊刷綜藝,邊和這羣孩子一起努力,過好自己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