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聲稱華爲有安全問題,這需要可信的證據來支持,但至今,美國都拿不出證據,”美國智庫歐亞中心執行副主席、信息技術專家厄爾·拉斯穆森說,“歐洲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測試實驗室來驗證華爲的設備,從我的理解來看,沒有發現任何安全方面的問題。“有關華爲5G的安全問題完全是個笑話,”英國議會上院議員阿蘭·邁克爾·蘇格20日在社交媒體上說,“這與安全無關,與商業相關,華爲在美國的競爭對手正試圖把他們阻擋在市場之外。

據新華社電 近期,美國政府以所謂安全名義,打壓中國民營企業華爲,對其實施“科技禁運”。

在多國專家看來,美國“封鎖”華爲無關安全,而是另有所圖。這種損人的做法終究不會利己,不僅會讓美國成爲輸家,還將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稱不安全卻拿不出證據

“美國聲稱華爲有安全問題,這需要可信的證據來支持,但至今,美國都拿不出證據,”美國智庫歐亞中心執行副主席、信息技術專家厄爾·拉斯穆森說,“歐洲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測試實驗室來驗證華爲的設備,從我的理解來看,沒有發現任何安全方面的問題。”

知名國際諮詢機構IHS馬基特公司通信領域專家斯特凡·特拉爾告訴新華社記者,華爲等設備供應商會把設備銷售給電信運營商,在這個過程中,慣例是由買家對賣家的所有產品、軟硬件進行評估。而華爲遇到的情況有些特殊,它在英國受到了“第三方”,即英國政府監管機構的評估。“據我所知,沒有其他企業像華爲這樣經歷過這種審查。”特拉爾說。

在電信行業有過30年從業經驗、現任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教授的馬克·格雷戈裏說,儘管英國政府特別針對華爲開展安全評估,但迄今,從來沒有證據表明華爲涉及任何安全事件,也沒有發現過華爲的設備留有“後門”。

西班牙《樞密報》科技板塊的編輯曼努埃爾·安赫爾·門德斯向新華社記者表示:“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項測試的結果能夠證明華爲在數據管理方面可能出現不良行爲。”

競爭不過就政治施壓

“有關華爲5G的安全問題完全是個笑話,”英國議會上院議員阿蘭·邁克爾·蘇格20日在社交媒體上說,“這與安全無關,與商業相關,華爲在美國的競爭對手正試圖把他們阻擋在市場之外。”

阿根廷國際關係理事會分析師盧卡斯·瓜爾達說,在威脅他國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美國受到的指控要多得多。華爲成爲美國的直接攻擊目標就是因爲它技術領先,在世界如此多的地區取得成功,給美國帶來了競爭壓力。

巴西麥肯齊長老會大學電子工程學教授若澤·羅伯託·蘇亞雷斯說:“5G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美國渴望佔領這一市場,但華爲正居於領先地位,因此華盛頓希望通過政治施壓來達到目的。”

韓國聯合通訊社撰文表示,美國稱華爲有安全威脅,但其真實意圖昭然若揭,就是想壓制華爲在5G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不應被美國謊言欺騙

德國《每日鏡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歐洲人不應盲目追隨特朗普的腳步》,提醒德國和歐洲政界,不要盲目追隨來自白宮的“行政指令”。

文章說,圍繞5G的安全標準必須要進行討論,但這種討論應該是與中立的網絡安全專家在內容層面展開,而“不應被濫用爲操縱國際貿易爭端的手柄”。

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前主管羅伯特·漢尼根在《金融時報》發表題爲《全面禁止華爲等中國技術企業毫無意義》的文章說,有人認爲只要在5G網絡部署中使用中國技術就意味着不可接受的風險,這完全是“胡說八道”。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應該保持冷靜,對於中國公司參與未來通信網絡建設的相關決策應基於技術專家的建議以及合理的風險評估,而不是基於政治風向。

英國議會上院議員蘇格說:“我們不應該被(美國)這些謊言所矇騙。”

西班牙電信集團作爲世界知名的幾大電信運營商之一,其業務範圍延伸至歐洲其他地區及美洲。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赫爾·比拉21日表示,他們沒有發現包括華爲在內的技術提供商的產品存在任何安全漏洞。他建議,歐盟在電信領域採取的任何措施都應該是“有事實依據的”。

比拉說:“我們已經準備好採取行動,並建議歐盟這樣的多邊機構展開公共測試,從而確保一項技術是安全的,而不是讓它與其他可能對技術發展產生連帶傷害的貿易爭端掛鉤。”

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從歷史上看,貿易戰沒有贏家。全球供應鏈支撐着世界市場,增加的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拉斯穆森說,“不幸的是,我不認爲當前的美國外交政策或貿易團隊正在尋求合作解決方案。這將對美國的全球聲譽產生不利影響。”

他認爲,美國的所作所爲可能產生深遠和意想不到的後果。“將華爲拒之門外,將減少美國供應商的市場機會,並減緩美國5G技術的實施。從長期來看,美國將是最大的輸家”。

瓜爾達說,美國政府的霸凌做法不僅會讓美國自己付出慘痛代價,還會讓其他國家“躺槍”。

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研究人員斯坦利·沙納品達提出,華爲向澳大利亞提供網絡服務已有十餘年。對華爲的禁令將拖累澳大利亞網絡的更新換代,讓電信運營商成本上升,這些額外支出最終將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特拉爾說,移動網絡設備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已變得非常侷限,主要供應商僅有愛立信、華爲和諾基亞等不多的幾家。競爭有利於推動創新,去除其中任何一家都可能給整個產業鏈帶來極大的成本問題和混亂,導致歐洲5G建設推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