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奶滴形成皇冠状的波环,曝光时间为 1/1,000,000秒。为了拍摄这滴牛奶,老先生从构思到实现一共花费了近22年的时间。

对于在瞬间内产生的画面影像,许多人都想准确无误地将其记录下来。自摄影术于19世纪诞生以后,这样的愿望便具备了能实现的先决条件。当摄影器材还十分原始落后的时候,在好奇心的强烈驱动下,曾经便已有人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相关的特效摄影尝试。尽管还是借助于实验室和极其笨重的设备来最终完成。


◇ 年轻时的哈罗德与其实验室

下图这张作品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它曾出现在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物理课本当中:高速摄影下凝结子弹穿透苹果的瞬间,视觉效果相当震撼。

3/1,000,000秒 (3微秒)

这是一张载入摄影史册的照片,但是大众对于这张照片的幕后摄影师以及他的相关作品却知之甚少。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因为其作者是一位相当酷的人,他做的事也万分精彩!

在他之前,闪光灯是采用由镁、氯酸钾、硫化锑等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的发光材料。而哈罗德发明了在灯管内填充氮气或氙气,通过高压电场使其电离发光。由此闪光的速度达到了百万分之一秒,在上世纪30年代这项创举令闪光灯完成了一次质变。得益于此,我们才有幸能在今时看到那些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绝妙景象!

◇ 高尔夫球挥杆动作分解

◇ 跳水运动员动作分解

◇ 击剑运动员动作分解

◇ 子弹击穿气球瞬间

◇ 子弹射出枪膛瞬间

◇ 弹弓发射动作分解

◇ 蜂鸟空中停留瞬间【翅膀平均每秒煽动40次】

如此的技术派牛人,当之无愧也被国家机构部门所看重:二战期间受同盟军的请求,哈罗德发明设计了一款可用于夜间侦查敌情的巨大闪光灯。其被用于安装在战斗机上,而最终记录影像的是一台接近1米长的相机。

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这套仪器成功夜拍下了德军布署部队的防区,从而让盟军的跳伞兵获得了最佳着陆点,一时成为美谈。

再到了1950年,哈罗德又发明了快门速度能达到 1/4,000,000秒 的超高速相机。并让世人得以看到了牛奶滴落下的瞬间,更让大家看到了难以想象的原子弹爆炸瞬间,那充满超现实感的奇异画面。

原子弹爆炸瞬间的拍摄,快门速度达到了 1/4,000,000秒。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很难拍出这样的照片。

当然哈罗德的成就意义,不单单只是他所设计发明并拍下的上述那些高速特景照片。而是他的技术专利在后世被广泛发扬,运用到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包括运动、建筑、科研等等,着实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无可争议的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而哈罗德·艾杰顿本人,却似乎从来没有因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他的一生,都坚持在自己钟意的领域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永远都不为自己设限。

在摄影史上,哈罗德·艾杰顿 被形容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因为他打通了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间看似毫无关联的道路。如果按照当今对“极客”的定义,那么他绝对能够称得上是极客中的典范。

影艺家微刊是杂志《影艺家》的延伸

由成都影像艺术中心(CDPC)主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