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松》《高山下的花環》《今夜有暴風雪》連續三年獲得三屆飛天獎、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被業界譽爲“三連冠”,魯劇開始享譽全國。電影《孔繁森》獲得華表獎、金雞獎、“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孔繁森》獲得飛天獎、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

山東影視文化發展以魯劇爲主線、電影爲輔線,以國有企業爲主導、民營機構(全省575家)爲側翼,蔚爲大觀,枝繁葉茂。全省有60多部精品劇目獲得了金鷹獎、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等88個國家級大獎。

1978年,山東首部電視劇《人民的委託》播出,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魯劇宣告揚帆起航。1980年,電視劇《家鄉紅葉》在全國首屆“飛天獎”中榮獲三等獎,這是山東電視劇的第一次獲獎。

1982年之後,魯劇迎來創作史上第一個高峯。《武松》《高山下的花環》《今夜有暴風雪》連續三年獲得三屆飛天獎、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被業界譽爲“三連冠”,魯劇開始享譽全國。

同一時期,山東本土的電影藝術開始蓬勃發展,記錄時代風貌,提煉時代精神,與魯劇同頻共振,與國家命脈緊密相連。山東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破土》上映,《喜盈門》獲得“百花獎”最佳編劇獎;《咱們的牛百歲》獲得“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進入21世紀,山東影視藝術迎來第二個高峯。《孔子》《白眉大俠》《金婚》贏得票房和收拾、口碑。電影《孔繁森》獲得華表獎、金雞獎、“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孔繁森》獲得飛天獎、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

《大法官》《誓言無聲》《大染坊》連續三年登陸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多項國家級大獎。“溫暖現實主義”成爲魯劇的根本創作原則。

2008年,《闖關東》火爆大江南北,山東人爲了追求美好生活而奮發向上、喫苦耐勞的精神,代表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2009年,電視劇《沂蒙》、電影《沂蒙六姐妹》相繼推出,沂蒙精神唱響全國。2011年,電影《止殺令》在院線上映,山東首次試水商業電影。

2015年被稱爲“魯劇現象年”。這一年,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佳作,全年7部313集電視劇在央視及多家衛視首輪上星播出。《父母愛情》《戰長沙》《馬向陽下鄉記》《北平無戰事》《老農民》《青島往事》《溫州兩家人》《僞裝者》《琅琊榜》《大秧歌》熱播。

其中,電視劇《紅高粱》熱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與山東省著名編劇趙冬苓攜手合作,創新了文學經典作品影視改編的新高度。

第30屆“飛天獎”頒獎典禮。《北平無戰事》《父母愛情》《馬向陽下鄉記》《琅琊榜》榮獲“優秀電視劇獎”,佔全部獲獎作品四分之一。

山東電影事業發展可圈可點。2015年,山影與橫店影視聯合出品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創造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多項紀錄。2017年,青島成功申創聯合國“電影之都”,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園區,擁有一流的影視硬件設施,一體化的影視服務體系,與國際接軌的優惠影視政策,成爲我國第一座重工業電影基地。《長城》《環太平洋2》《瘋狂外星人》《流浪地球》等衆多大片相繼在這裏拍攝,東方影都濃墨重彩,書寫中國電影的傳奇。2018年,山影與峨影聯合出品的《大路朝天》入選國家電影局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重點獻禮影片,創造了同時段主旋律電影的最高票房記錄。

2016年,《歡樂頌》播出,成爲年度唯一現象級電視劇。

2017年,《安居》播出,“新時期棚改第一劇”受到廣泛讚譽。

2018年,山東廣播電視臺參與制作的《大浦東》成爲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首部電視劇。

四十餘載春華秋實,以齊魯文化爲根脈,山東影視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精彩紛呈的魯劇雕繪出聲震華夏的英雄羣像,被觀衆譽爲提振中國精氣神的影像史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