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州出土不腐女屍幾百年容貌未變

  2011年3月1日,江蘇省泰州市發現明代不腐女屍。該女屍緊纏於裹屍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幾乎全部浸在黃褐色的棺液裏。屍體僵硬、皮膚完整,五官、毛髮、睫毛等清晰可見…女屍長在1.5米左右。

  有的古屍一出土,容顏就大變。但考古學家驚奇地發現,儘管“重現天日”已經兩天,但女屍的容顏幾乎和剛出土差不多。

  泰州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王爲剛介紹,古屍出土,之所以容顏有變化,是因爲出土後的環境(比如溫度、溼度等)與地下存在較大差別,比如,古屍出土恰逢高溫,或烈日曝曬,容顏就會大變。泰州女屍之所以變化小,是因爲近來氣溫較低,天氣溼潤,與地下環境差異不大。

二、清代兩姐妹二百年肉身不腐

  就在“天下第一長橋”的五里橋西,南安市水頭鎮埕邊村裏,記者見到了200多年前的清朝古人高姑娘。她們是一對姐妹,名叫“榜娘”和“瓜娘”,這對清代姐妹的肉身被村人供奉在寺中。

  村裏80歲的高泉宗老先生說,聽長輩說,兩位姑娘一心向佛,雖許人,但未出嫁,各自辭了婚事,並各自在20歲出頭的時候,不喫不喝,但飲茶水。

  兩人死後,五臟六腑也未清除,直接塑像,或者由於被外表塑像密封的原因,未腐爛,兩百多年後還是宛如活人一樣的身骨。

三、馬王堆漢墓長沙國丞相夫人兩千多年屍身完好如初

  1972年1月16日,震驚考古界的長沙馬王堆漢墓被發現,此墓深達16米,內中棺槨的邊箱中塞滿大量的隨葬品,由文物上的文字可辨出此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夫人辛追墓。

  4月28日,考古人員打開內棺材蓋,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兩千多年卻顯得十分新鮮的女屍:外形完整無缺,全身柔軟而有彈性,在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她的血管還能鼓起來。除眼球突出,舌頭外吐等體表變形外,其他特徵完全像剛死的鮮屍。

  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屍體一般入土半月不到就會腐爛,爲何這具屍體經過200多年的歷史卻完好無損?專家認爲以下幾個原因可能是造成屍體不腐的原因:

四、清代女屍香氣濃郁疑是香妃 去世百年屍身不朽

  說起漢代馬王堆女屍,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但如果要說安徽碭山2001年出土的清代女屍,可能很少有人瞭解。

  2001年3月,在碭山城西關梨園小區建築工地,一輛挖土機作業時,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發現一座清代古墓。讓人驚奇的是,人們在打開古棺時,棺內一股奇特、濃郁的香味撲面而出,方圓幾百米都能聞到。

  更令人驚訝的是,棺內一具女屍居然保存完好,就像剛剛入葬時一樣。頭髮烏黑,腦後盤有髮髻,皮膚白皙,肌肉豐滿並富有彈性,而且關節仍可曲伸,肌肉尚可注射針劑。屍體的完好程度是安徽甚至中國整個考古史上都難得一見。

  該女屍長164公分,重44公斤,肢體勻稱,身材修長,橢圓形瓜子臉,裹足、足長不到15公分,可謂“三寸金蓮”。指甲塗有紅色指甲油。是一位絕色的年輕女子。

  傳奇女屍一挖出,在當地立刻掀起軒然大波。各種傳說紛至踏來,許多人相信她就是傳說中乾隆皇帝的香妃。

  趣聞解密點評:中國的奇觀異事未解之謎層次不窮,可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作爲當代的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學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