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作者:LIAR/Anitama 封面來源:《PROMARE》

由 XFLAG 出品、TRIGGER 擔當動畫製作的原創劇場版動畫《PROMARE》已於 5 月 24 日在日本上映。作爲上映紀念,5 月 16 日發行的電子遊戲雜誌《Fami通》2019年5月30日號刊載了 TRIGGER 的專題,對董事兼製片人・舛本和也、企劃腳本兼製片人・若林廣海進行了採訪,講述從 TRIGGER 的設立到今石洋之名作的誕生背後。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關於 TRIGGER 的設立,Anitama 過去也曾在舛本著書《製作進行》(アニメを仕事に!――トリガー流アニメ製作進行読本)中文版發行之際單獨採訪過他。

TRIGGER 的設立是今石洋之在 GAINAX 執導完《Panty & Stocking with Garterbelt》之後,今石與現在 TRIGGER 的代表大塚雅彥對今後的路線進行了一番討論。討論的結果就是去挑戰“今後由自己扛下責任的動畫”,決定從 GAINAX 獨立出來,組建自己的公司。

舛本當時受二人邀約,希望他來負責公司的業務管理,舛本對此感到很榮幸,但要組建新的公司是大塚和今石的目的,而對自己來說要做動畫的話,並沒有特意成立一家新公司的必要,於是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一些考慮的時間。一週後,舛本給出了意外的答覆,“如果新公司能製作今石監督的 2 小時電影的話,那我就參加!”大塚和今石許下諾言,朝着這個目標,聯合創立了 TRIGGER。如今,終於實現了這個目標。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回顧 GAINAX 時期,對若林來說,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就是自己擔當設定製作的《天元突破紅蓮螺巖》。時隔《新世紀福音戰士》10 多年,GAINAX 希望能夠再次製作一部原創機器人動畫,再創輝煌。其實當時企劃進行中的是另一部打算同時製作 TV 系列與劇場版的片子,然而沒有預期那麼順利,包括企劃的內容和製作陣容都在不斷變動,最終廢除了這個方案,砍了重做。

若林希望拜託劇團☆新感線的劇作家中島かずき(中島一基)來寫新作的腳本,這時今石洋之主動請纓接下監督這個重擔。這個時間點定下來的是有着鎧甲武士風格的和風機器人,用公路電影的敘事方式來描寫一段無血源關係的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這會兒還沒出現象徵着《紅蓮螺巖》的鑽頭要素。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與《紅蓮螺巖》一併進行的企劃還有《飛躍巔峯2!》,當時參與《紅蓮螺巖》的主要都是新人。《飛躍巔峯2!》和《紅蓮螺巖》都是 GAINAX 初次單獨製作動畫的企劃,一部是 OVA 一部是 TV 動畫,而且同時進行,當時的 GAINAX 可謂是陷入了“修羅場”,每週都在與交貨的截止日期做激烈的奮鬥。若林表示當時大家都還年輕,最不缺的就是旺盛的精力。今石洋之當時 35 歲已經算是整個劇組裏比較年長的了,其他多數在 20 幾歲。

關於若林廣海還有這麼一段小插曲,若林從街機版開始就很喜歡《偶像大師》的遊戲,之後在《Kill la Kill》的製作途中,跑到了 A-1 Pictures 參與了《偶像大師》動畫版的製作,擔當了第 1 話、第 13 話的演出輔佐。還在 GAINAX 的時候,若林就把《偶像大師 Live For you!》這款遊戲強烈推薦給了擔當《紅蓮螺巖》角色設計的錦織敦史,結果錦織比若林還要沉迷《偶像大師》,更在之後升格爲《偶像大師》動畫版的監督。

《紅蓮螺巖》的大紅大紫給若林等人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離開 GAINAX 後,爲了做出 TRIGGER 的第一號作品《Kill la Kill》,從設計到腳本的構成上都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中島一基繼續擔當系列構成,而且除了若林廣海負責的第 4 話和瀨古浩司執筆的第 5 話,其餘腳本工作均由中島包辦。

舛本說到,《紅蓮螺巖》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中島意識到觀衆的喜好寫出來的作品。而《Kill la Kill》則是一部講述了一羣爲所欲爲之人的故事,不用在意目標觀衆,完全自由發揮的作品,這對中島個人也是不小的挑戰。從結果上看來,確實吸引了一批新的觀衆,也讓今石和中島找到了“手感”。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和《紅蓮螺巖》的時期相比,在製作層面上積累了不少經驗,對於畫面的製作、角色的塑造也相對當時來得更爲得心應手。光是設計一個角色就比過去的作品要花費了更長的時間。此外,作品整體的畫面表現、色彩、背景美術風格、演出手法等都是經過苦思冥想、反覆鑽研而得出的結果,這也是若林認爲《Kill la Kill》能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Kill la Kill》致敬了不少 70~80 年代的少年漫畫,就連若林和出任副監督的雨宮哲也沒能完全看懂這些致敬點。這也正是比他們要年長的今石和中島才能玩出來的,並讓年輕一輩甚至更小的觀衆們都能夠接受的要素。

《Kill la Kill》最初只是一部簡單的學園戰鬥動畫,主打身穿水手服的女性之間的戰鬥。當時還沒有“人衣一體”的變身要素,只是設計團隊希望能有像《紅蓮螺巖》那般震撼的視覺效果,爲了讓戰鬥的演出變得更加浮誇,因此提出了讓主人公們變身的戰鬥設定,然而明明是穿上了戰服就應該是加倍強化的設定,在設計上反而是增加了露出的面積。就是這般荒謬的設定,才希望中島能夠編出合理的理由塞到故事中去。

說到 TRIGGER 的初期作品,就不得不提今石洋之監督的短篇《地獄刑警》。舛本說到,每出一部大作,就要消耗很長的時間,有必要做個“在短時間內做動畫”的訓練。因此特意把製作工期限制在每週只用一小時的時間來完成。

當時電視臺的規制也變得更加苛刻,故放棄了電視這個平臺選擇了網絡。“只是笑的話就不用加動作了,故事也不需要邏輯……”讓若林沒能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部“問題作品”,竟然還被北美的漫展請去當了嘉賓,在以北美爲中心的海外觀衆反響不容小覷,若林自然也感到滿意。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之後,TRIGGER 也製作了同樣“不會動”的 Flash 動畫《忍者殺手》。舛本當時接到了動畫化的邀請,把這份工作交給了雨宮哲,希望這部作品能在他的手下發光發亮,雨宮哲瞭解了原作誕生的過程和文章的脈絡,得出的結果就是製作成這樣的動畫。請今石洋之擔當本作的角色設計也是來自雨宮哲的想法。若林當時虛驚一場,沒想到這般“無理取鬧”的做法竟然能夠得到原作方的通關許可。

其後的短篇作品又輪到了今石洋之監督的《宇宙巡警露露子》,若林回憶到,當時 TRIGGER 的主力都分配到《Kiznaiver》那,留給《露露子》的就只剩下總數 10 人的製作班底。有限的預算、有限的人手、有限的時間內製作出有趣的故事,這便是當時今石面臨的挑戰。

當時本想抱着玩票的心態,沒想到今石卻爲這部作品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才得以誕生了這麼一部濃度極高的短篇作品,這是劇組用對作品的愛換來的結晶。而《露露子》也是 TRIGGER 社內一直期望製作續作的作品之一。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對於本次上映的《PROMARE》,若林表示,這是一部過去沒有接觸過今石作品的觀衆也能欣賞的作品,而且當初正有此意。另一方面,《PROMARE》可以說是今石作品的“集大成”,因此對看過了《天元突破紅蓮螺巖》《Panty & Stocking with Garterbelt》《Kill la Kill》《宇宙巡警露露子》等作品的觀衆朋友來說,本作無論是在劇情還是在畫面上都能更加充分感受到今石作品的魅力。

從《天元突破紅蓮螺巖》到今石洋之的集大成 - TRIGGER製片人舛本和也、若林廣海回顧今石洋之的軌跡

【參考資料】
  • 《Fami通》2019年5月30日號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bc0df3847079dde4?utm_source=toutia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