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申请的执行款已经执行到位,可以领了。”近日,乌鲁木齐的刘先生收到了来自杭州中院的短信。

让他惊喜的是,领款不用千里迢迢赶往杭州,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出示法院发来的短信,就可以到家门口的中国工商银行取钱了。

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

刘先生是一起集资诈骗案件的受害人,和他一样被骗的还有12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

案件宣判以后,法院陆续查封、变卖了一批财产,有77万余元的执行款进入法院账户。可如何把这些钱发还给受害人,成了一个麻烦的问题。

与普通的民商事案件不同,集资诈骗类案件往往有成千上万个受害人,这些受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且被骗金额有多有少,多的可能有上百万,少的甚至只有几块钱。

如果按照传统的发还方式,法官要先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挨个通知受害人执行款到账的消息,上千个受害人,就有上千个手机号码,这些号码全得靠法官手工一个个输入到电脑系统里。

杭州中院执行法官许翔去年就处理过这么一个案件,963个受害人的号码,他吃饭的时候输、出差坐车的时候输、下班回家的路上输,好不容易全部录入了,还没法一次性发送成功。

有些号码已经成了空号,有些号码已经换了主人……许翔算过,短信前前后后发了几次,总共发出3000多条。

收到短信后还不能马上领钱,受害人还需要登录法院网站下载并填写一份表格,签名后再邮寄到法院。

接下来,法官又得一封封拆信,再手动把信息录入到电脑里。

900多个人,只有700多个人寄来了材料,其中还有60多封是信息填写不准确或缺失的,这60多个人,法官只能一个个再打电话过去询问。

“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许翔说,有些人电话联系不上,有些人接到电话也不相信,以为是诈骗,这笔款项从去年发还到现在,还没有全部处理完毕。

而且,即便这些流程都走完了,案件受害人还得到杭州来核实身份、提供账号,对那些在异地的人来说,特地过来一趟既费时又费力,经济成本也很高,有时候,来回的交通费甚至可能比返还款项还多。

这种情况下,让受害人专程来杭一趟,显然不方便也不现实。

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

为了攻坚“执行案款发还难”的问题,从2018年3月开始,杭州中院就一直在探索更为有效的案款发还模式,多次与银行、科技公司分析需求,设计方案,吸取互联网形势下各种先进模式和前沿技术,最终于2018年11月,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创新研发了集多个系统于一体的涉众案件管理平台。

据杭州中院财务科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将法官、财务、银行等多个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一键信息录入、一键智能分配、一键案款发还、一键通知领款,全程自动化,在全国还是首创。

之前,杭州中院2017年一起涉及1100余名受害人的案件退费,由于大多数老百姓对银行业务不太熟悉,提供收款账号往往有误,经常发生银行退票,甚至反复退票,来来回回,历时了五六个月时间,至今还有几笔没法退还。

有了涉众案件管理平台,案件进入执行后,公安移送的受害人信息就会自动迁移到这个平台上,执行法官无需手动整理了,法院执行到钱款后,在平台上向银行发出发还指令,银行就批量发还案款,再也不会出现银行退票了。同时法官也不用再逐个输入受害人联系电话,平台自动利用12368司法公益服务短信平台群发定制短信,详尽告知受害人发放金额、领款方式等信息。受害人收到短信后,只需携带身份证和法院短信,即可到离家最近的银行网点取款了。

目前,杭州中院已经用该平台为4起集资诈骗涉众型案件2717名受害人高效批量发还案款。法官的工作量减轻了,案款分配发还效率提升了,申请执行人也免去了往返奔波之苦,法官、财务人员和申请执行人反映都满意,法官操作便捷了,财务银行退票没有了,申请执行人一次不用跑法院了。

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不用奔波,就近取钱!杭州中院首创涉众案件执行款发放模式!

据悉,今后,像集资诈骗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以及P2P等受害人众多的涉众案件,杭州法院都将采用该系统发还款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