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追查人口販運 美國多州檢方難定罪

新英格蘭愛國者隊老闆克瑞夫特在佛羅里達州華人按摩店買春案的調查,意外揭露疑似人口販運案件。(美聯社)

全美50州均有防制人口販運的法律,但州檢察官難以定罪,至少12個州的檢察總長無權追查人口販運訟案。

官員與專家表示,若要改善定罪率和告發律,各州需要增加資源,協助人口販運受害者、教育大衆並訓練執法人員。

美聯社取得50州的數據顯示,自從華盛頓州2003年成爲全美第一個執行人口販運法的州以來,定罪率低迷;研究顯示,過去十年的定罪率約45%。

相較之下,司法部數據顯示,根據聯邦2000年的「保護人口走私受害者法」(Trafficking Victims Protection Act),定罪起訴率約80%。

關注人口販賣議題的民間組織「北極星」(Polaris)執行長邁爾斯(Bradley Myles)說:「我們對現況並不滿意,但看到各州追緝人口販運訟案件令人鼓舞,檢察官仍在學習如何成功起訴這類案件。」

許多人口販運被告遭判輕罪,包括涉及跨國人口販賣的新英格蘭愛國者隊(New England Patriots)老闆克瑞夫特(Robert Kraft),他的律師13日成功避免影片公開。

佛羅里達州華人按摩店買春案的調查,意外揭露疑似人口販運案件:但若法官維持這項決定,檢察官可能得放棄起訴克瑞夫特等300名遭控拉客的男子;部分水療店老闆和營運者也面臨協助賣淫的重罪起訴,但沒有一名被告根據該州人口販運法被起訴。

地方官員表示,檢察官通常在較輕微的案件中取勝,但並不像謀殺罪降至誤殺罪的程度。

研究顯示,45%的定罪案件中,有72%的人口販運案件並未依人口販運定罪;在佛州水療店的案例中,許多水療業者遭依「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定罪,其刑期最高可判處與人口販運相當的30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