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開欄語】番禺作爲千古名縣,2200多年的歷史沉澱成就了獨具古韻的城市魅力。番禺區各村落擁有獨具特色的村容村貌、文化積澱,“微社區e家通”今起將全方位、多角度挖掘番禺區16個“一村一品牌”創建示範點的新思路、新舉措,展示番禺區積極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擦亮鄉村新名片!

今天,請隨小e走進沙灣鎮沙灣北村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當我們說“沙灣文化”,我們在說什麼?

在近800年的發展過程中,沙灣形成並保留了獨具特色的沙灣文化,享譽海內外。沙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飄色之鄉”,“中國龍獅之鄉”,“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民間雕塑之鄉”、“廣東省古村落”。2005年,沙灣被評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沙灣文化是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爲主體的水鄉文化,具有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是以珠江三角洲爲核心的廣府民間文化的傑出代表。

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築、商業遺址、居住遺址保存完好;

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族文化和民間信仰,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也長盛不衰。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那些讓沙灣人驕傲的歷史文化資源……

沙灣北村地處沙灣鎮的西北部,轄內面積2.42平方公里,是沙灣古鎮的核心區域,轄內面積2.42平方公里,人口3970人、1138戶,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950人、460戶;農民人口2020人、745戶。另有外來務工經商人口約2000人。

沙灣北村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這些都是本村寶貴的財富。村內古建築、民居住宅極富特色,雖然經過歷史上各種破壞以及年久失修,通過維修改造,修舊如舊,現存的古建築主要有留耕堂、新錫堂、峙思堂、光裕堂、志觀祠、珠海祠、安寧路的衍慶堂等,其中最著名的當留耕堂(何氏大宗祠),沙灣何氏家族的始祖祠堂。留耕堂建於1275年,其後屢建屢毀。目前所見的留耕堂爲1700年擴建而成,面積爲3334平方米,它是番禺區現存年代最久遠、佈局最嚴謹、規模最宏大、造工最精巧,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粵中宗祠的經典之作,有“嶺南綜合藝術之宮”的美譽,是沙灣古鎮的標誌性建築。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沙灣留耕堂

其次是體現沙灣古鎮風貌的一條重要古街道——車陂街。車陂街地處沙灣古鎮的中心地帶,東西走向,歷史上的沙灣經濟繁榮,有“三街六市”的美譽,其中“三街”(車陂街、元善街、新街)尤以富裕聞名。而車陂街位於三街之首,是古代大戶人家的聚居之地。亞中坊車陂街的古建築羣保留較爲完整,近年來鎮政府已着資修建復貌,三稔廳、何炳林紀念館已修復對外開放。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車陂街青磚牆

另外,車陂街還是廣東音樂名家之鄉,何博衆、“何氏三傑”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人都曾居住在這裏。鄉內外衆多音樂高手齊聚沙灣,創作出《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廣東音樂名曲。更甚是沙灣飄色,本村的色板有《哪吒伏魔》、《嫦娥思鄉》等,造藝精湛,美名遠揚海內外。近年來沙灣北村還屢獲榮譽,獲評爲廣州市“文明示範村”、基層應急管理“五個一”工程示範村、廣州市美麗鄉村等殊榮。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沙灣音樂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近年致力於挖掘村史文化,推廣本土旅遊

據小e瞭解,自創建“一村一品”以來,沙灣北村通過開展農村社會治理特色平臺創建項目,全面地對沙灣古鎮優秀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大力推廣,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凝聚人心人氣,激發基層社會組織活動,促進城鄉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着力將沙灣北村打造成有影響力、可推廣的亮點村。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沙灣蠔殼牆

沙灣北村有着深厚的人文景觀、歷史傳說、信仰習俗、鄉規民約、姓氏宗族、祖傳家教、民間藝術、重大事件、村民典型等文字資料和實物。如今北村着力於展示村莊文明形象,着眼民俗文化傳承,藉助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慶,策劃舉辦傳統飲食文化節,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節等活動。

此外,沙灣北村村民委員會大禮堂內還設置一大型展示櫃,在櫃內擺設一系列關於沙灣古鎮及沙灣北村的歷史照片、族譜、手抄本、畫冊、圖書、飄色工具等供遊人觀賞。

目前,北村的村史館已收集了關於沙灣古鎮以及有關村史文化的書籍、圖片、族譜等資料,並製作了一個村史文化陳列櫃,翻新村委會的榮譽牆,以供參觀。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沙灣古鎮美景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探索善治模式,再塑淳厚鄉風

沙灣北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探索鄉村善治模式,多舉措加快建設美麗文明鄉村——

沙灣北村組建沙灣北村共建參事會。共建參事會由老黨員、老幹部、祖籍爲該村或在該村工作生活過的領導幹部、德高望重的宗族前輩、社會賢達、港澳臺同胞、婦女代表、青年代表、村內的黨代表、人大代表、村轄內企業負責人、異地務工人員代表等組成,在村“兩委”的領導下,主要負責對涉及本村村民重大利益事項的協商、溝通,參與對村黨組織和自治組織的民主監督,引導村不同階層人士積極參與本村服務管理的探討,針對社會熱點,組織參事會成員或志願者通過蹲點觀察、實地考察、入戶訪談、召開小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定期觀測、記錄本村建設與發展的重大事件,爲上級黨委政府提供意見、建議和“社案”。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修改村規民約。增加懲惡揚善等內容,把村民非訪、賭博等違反法律、公德等行爲予以譴責並作出相應經濟懲罰措施(如在股份分紅中扣除相關費用等),對於見義勇爲等好人好事予以褒揚和獎勵,發揮村規民約在引導人們行爲規範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傳承沙灣北村和諧共處的歷史文化。

開設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學堂。採取舉辦開筆禮盛典、道德講堂等形式,繼承和發揚沙灣北村“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傳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沙灣鎮已組織鎮內多間小學適齡入學的兒童在2015年至2017年新學期來臨之際到青山綠水塔進行開筆禮盛典。

開展飄色進校園活動。沙灣飄色是沙灣鎮本土特色的漢族民俗藝術活動,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影響全國。每逢佳日,沙灣北村都會在沙灣鎮政府的組織下舉行飄色巡遊活動,此項活動已經成爲本地羣衆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活動,它展示了沙灣人良好的精神面貌,並引來無數商機,成爲聯結海內外鄉親的紐帶。促進飄色進校園,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蔘與,有助於將飄色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

番禺丨沙灣北村:沙灣古鎮的核心地帶,這樣留住淳厚鄉風

沙灣飄色

最後,沙灣北村注重以人爲本,大力開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爲村民創造和諧美好新生活。開展農村設施“七化工程”項目,實現了村內道路100%硬底化、農村路燈光量化、村內供水普及化、生活排污規範化、衛生死角整潔化、通訊影視“光網”化。村內構建起“20分鐘服務圈”,建成約300平方米的文化站以及多個戶外休閒文體活動廣場等設施,使得村民羣衆的生活環境日臻完善,羣衆的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

【記者 shuga】

【編輯 橙子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