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周邊的古鎮古村古街,從南到北走過了許多,從南潯、周莊到黃橋、溱潼,從漆橋古村到績溪龍川,從山塘街到東關街……很多人說,這些“古”大同小異,看來看去沒有什麼區別。於是,這個春天剛到,我便尋了蘇北的一處古鎮——窯灣,潛心住了五天,紮紮實實地體驗在“古鎮”到底如何玩出新花樣。

Tips:

目的地:窯灣古鎮

推薦遊玩天數:2~3天

遊玩線路:北門鎖鑰-月牙橋-山西會館-天主教堂-典當鋪·大算盤-華棠酒坊-大清郵局-民俗史話館-趙信隆醬園店-吳家大院-龍舟驛-窯灣船菜館

出行:自駕地可以直接導航到景區;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可以在徐州高鐵站(即徐州東站)下,然後坐大巴到邳州下(票價24元,約一個半小時),從邳州打車到窯灣古鎮景區只需半個小時左右(打表五十元左右)。

常規玩法——逛喫逛喫逛喫

新奇玩法——起早貪黑、紮根到當地老百姓當中

所謂常規玩法,即旅遊景點必打卡!

窯灣坐落在江蘇十三個城市的最北端——徐州新沂,京杭大運河與駱馬湖三面環繞,因而在歷史上是商埠重地,往來船隻絡繹不絕,商貿極其繁榮,所以有“小上海”之稱。

不過,這樣的天然資源並沒有造就“窯灣”類似於多水多橋、詩意秀氣的江南古鎮一般的水鄉風情,反而使這個地方潛移默化地染上了“西部色彩”——晉商帶來了西北的滄桑豪邁,被稱爲“江右商幫”的贛商帶來了江西人的勤快質樸。因而,和江南古鎮不同,窯灣古鎮更多的是大氣磅礴,這從當地的建築特色就能看出來——黛瓦灰牆、厚重深邃。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抓住了古鎮的精髓,下面就來打卡窯灣的景點啦!

首先獻上小女紙畫風清奇的【遊玩路線圖】(希望你們能看得懂了)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炮樓·北門鎖鑰——古鎮北門入口,可登高一覽古鎮遠景。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山西會館,窯灣古鎮遊玩的必打卡景點之一,裏面保留了極具年代的兩樣“歷史標本”,一是山西會館的老房子,牆面斑駁,磚體剝落,不過現在只能看看外在,裏面是進不去的。另一個是一棵老槐樹,有千年的歷史,我們看的時候以爲這棵樹已經壽終正寢了,沒有枝葉,其實並非如此:樹下坐着的關帝廟道爺指着某處正在吐芽,說五六月份老槐樹就會枝繁葉茂了。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在山西會館的斜對面,是一間小小的“博物館”,這大概是我遇到過的最小博物館了——典當博物館。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華棠酒坊,窯灣最最出名的“三寶”之一綠豆燒就是在這裏生產製造的,陳列展示了綠豆燒添加的各種成分,以及釀酒過程。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民俗史話館,想了解窯灣的“前世”那必須要來史話館仔細看看了。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趙信隆醬園店,窯灣又一必打卡景點,窯灣“三寶”的第二寶甜油就是從這裏走出去的。一個一個的大缸裏盛滿了甜油發酵的物料,蓋上尖尖的“斗笠”,在太陽下晾曬,傳統工藝釀造的甜油就是這麼實在。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在醬園的隔壁便是吳家大院,是窯灣古鎮中保存最爲完整的宅院了,也是古鎮裏的主要景點之一。吳家原籍福建,主要靠經營菸絲發家,當時擁有房屋500餘間,共有五處產業,擁有資產白銀三十餘萬兩,號稱“吳半街”,雖然和周莊的首富沈萬三的兩千萬兩白銀沒法比,不過在當時當地也是個“富豪”了,放如今那也是有着千萬身家的人。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用半天時間把該打卡的地方打卡完畢,下面,開啓正式的融入當地人生活的新花樣!

來窯灣,一定要聽一場琴書

和戲劇不同,琴書是根植於老百姓生活中的白話藝術,也是國家非遺的一種,唱的多是小村小調,也有諸如唐僧師徒故事的改編版等。

位於華棠酒坊對面的茶館,是李師傅和老伴兒演奏揚琴的地方。茶館不大,攏共只有兩張桌子。李師傅以前是在棗莊拉揚琴的,不過卻是土生土長的徐州本地人,兩年前和老伴兒來到了窯灣,一人負責拉,一人負責敲,說唱一體。

點一杯5塊錢的茶水可以聽一整天,沒人的時候還能跟李師傅現場學習揚琴技法:食指拇指輕捏,用中指指腹觸動弦棒敲擊,發出絃音。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以下來自班門弄斧的我現場演奏——

看鸕鷀捕魚,賞運河落日

上午聽琴書,下午自然要去大運河邊,做個快艇,看鸕鷀捕魚,亦或是在馳騁大運河,靜靜看着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灑在河面上。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在天主教堂對面,我們巧遇了“許老闆”,河邊靜靜躺着幾條他的船,以及捕魚的鸕鷀,也就是魚鷹。由於從來沒見過“魚鷹捕魚”,許大叔特地喊了他的徒弟來,然後開着快艇帶我們到運河深處,放養魚鷹,讓我們見識了這一即將失傳的捕魚技藝。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有意思的是,魚鷹捕到了不少幾斤重的大運河鯿魚,於是直接找到河邊一家名爲“野魚館”的飯店,現殺現做,第一時間品嚐最新鮮的河鮮,肉質那叫一個鮮美,這大概是我本年度喫到的從水面到飯桌時間最短、味道最美的一條魚了。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除了可以坐着遊艇在大運河上溜達,還可以在遊輪上舉辦party。許老闆說,河邊的這兩艘遊輪都是他的,一艘原來是江蘇海事廳的巡航艦,據說朱鎔基總理曾在這艘艦上開過會。另一艘則屬於純軍事艇,86年的恆人號,退役幾年後流轉在此,據說這艘艦的推動器螺旋槳和現代航空母艦的材質是一樣的,雖然不是很懂,但是聽起來很牛X的趕腳。

早起逛魚市,說不定巧遇“鱖魚”

駱馬湖和京杭大運河豐富的水資源養育了窯灣古鎮的老百姓,爲了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於是我和小夥伴一大早五點就起牀,趕着去看窯灣人的“菜籃子”。

天還沒亮,日出前大街小巷一片藍。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景區裏沒有喫的,於是我們在去菜場的路上路過很多小攤點,要了一碗雜糧粥和一份豆腐卷,兩個人喫了兩塊五,不能更便宜了。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當地的大“潮排”,非“潮牌”哦,很大,足足有三十釐米長,一塊夠一家三口吃頓早飯的。當地人喜歡用這個卷着小魚尖椒或者毛豆尖椒喫,非常地開胃,也非常地壓餓!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趕在天大亮前來到了菜市場,除了日常的瓜果蔬菜類,我們的目標很簡單,於是直奔魚市。各種各樣的魚。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如果運氣足夠好,說不定能見到鮮活而的鱖魚,“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個季節可是鱖魚最好喫的時候呢!問了一下老闆,一斤只要四十來塊錢,價格實在很美麗。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穿着漢服,穿越回百年

作爲一個古鎮,古色古香古建築隨處可見,所以穿一套漢服在這樣的環境裏拍拍照,假裝自己穿越了,這可是現代都市給不了的感覺。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推薦在華棠酒坊正門邊上的漢服店,款式屬於改良版,不會那麼誇張。

拍攝地除了景區裏的大街小巷,還可以在各個景點內或者三晉別院、龍舟驛這樣的住宿點取景,隨手一張都是美美的。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聽琴書、看鸕鷀、逛魚市……在窯灣古鎮,從常規打卡到新奇玩法

五天四夜的深度玩差不多就這些了,帶着這份玩法出發,不要再說所有的古鎮都一樣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