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與會診的各專科專家仔細研究了病情,大家一致同意導致他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根在心臟,但具體的病因方面仍未十分明確。牙周病在早、中期的症狀不明顯,讓許多人都掉以輕心,而且大部分國人沒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習慣,因此牙周病早期很難被發現,知道牙齒鬆動才意識到問題。

很多人都有“蛀牙”(齲齒),說不定還時不時還疼一下,俗語有話:牙痛慘過大病。

其實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一顆小小齲齒,竟讓下面這位主人公心腦肺肝腎等五個重要臟器衰竭,而通常四個重要臟器衰竭死亡率即可達到100%!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圖片源自網絡

在廣州生活了14年的“老外”Michael Horvath,剛剛從一顆齲齒引發的搶救中獲救。

41歲的他在廣州成家立業,娶了一位廣東姑娘,即將在下個月迎來兩人的第一個寶寶。然而,4月初的一天,他高燒持續一週,很快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等症狀,被診斷爲“感染性心內膜炎”並導致五大臟器功能衰竭。

經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專科、四十多位專家、近百位醫生的羣力奮戰,最終,Michael在廣州重獲新生。下邊讓我們一起走進Michael的搶救故事,看醫生是如何奮力搶救讓他重獲新生的——

只當是普通發燒,誰曾想卻住進了ICU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圖片源自網絡

4月5日晚上十點,由於發燒轉重,Michael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

原本以爲只是一場普通的感冒發燒,開點藥就能回家,沒想到,警覺的急診醫生一接診就發現情況不妙:他呼吸很快,肺部已經有了囉音,考慮到病情已經持續一週,急診醫生馬上下了“留院觀察”的診斷。

一天不到,Michael病情迅速轉重,被送進了EICU(急診重症監護病房)。醫護人員給他做了高流量溼化治療儀通氣,加強擴管、利尿,並於次日凌晨插管上機予呼吸機人工通氣。無創呼吸機通氣、抗感染、抗心力衰竭等對症處理後,情況還在惡化。

4月7日晚7時,醫院迅速啓動第一輪多學科緊急會診(MDT),隨即將他轉到心外ICU做進一步診治。

參與會診的各專科專家仔細研究了病情,大家一致同意導致他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根在心臟,但具體的病因方面仍未十分明確。爲了保護心功能,專家組一致同意採用積極的抗感染治療。

4月10日,爲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他被轉入CCU(冠心病重症監護病房)。醫生使出包括抗感染治療、冰毯降溫、增強免疫、CRRT(連續腎臟替代治療,又稱“牀旁血液濾過”)脫水改善心衰、糾正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護胃抑酸等在內的“十八般武藝”。

一般來說,普通心衰病人經過這些高等級生命支持手段後,病情會好轉或者至少能穩定下來。

然而,Michael是個例外。他的病情仍在逐漸加重。

到了4月12日凌晨,他已經出現了5個系統臟器的功能不全,感染不受控,發生了膿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再次出現血壓不穩定、全身大汗淋漓等症狀。

追查“元兇”,竟然跟一顆爛牙有關

4月12日上午,心外科、心內科、CCU、MICU、SICU、腎內科、消化內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超聲科等專家們再次聚集到CCU的病牀旁,進行了第二次MDT討論。MDT結束後,四十個會診專家通過微信羣,繼續討論Michael的治療方案,持續了整個上午。

根據影像檢查的結果和家屬的告知,患者有一顆蛀牙和中耳炎。口腔科專家的會診證實他嘴裏有一顆爛牙,僅殘留牙根。

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圖片源自網絡

根據以往經驗判斷,專家組認爲導致患者病情嚴重的罪魁禍首,很大可能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簡稱IE)。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比較兇險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引發瓣膜結構毀損,不及時進行手術的話,病人死亡率高達30-50%。

但是患者往往從起病到明確診斷,感染和急性心衰均已比較嚴重,常規的內科治療措施如果效果不佳,只有急診體外循環手術清除感染病竈,修復受累的瓣膜結構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一幀幀回放超聲圖最終找到手術依據

“他的病情太兇險了,對我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般心衰病人是外科醫生要求內科醫生儘早做手術,但這個病人是相反的。內科醫生建議我們儘快給他做手術,但我們覺得必須找到手術依據。”中山一院心臟外科主任回憶,心臟外科手術要有兩個依據,一是細菌培養是陽性,二是心臟影像檢查能夠在心瓣膜表面找到由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和感染病原體沉着而組成的感染贅生物。

沒想到,Michael又給專家們出了一個大難題。

他的細菌培養結果是陰性,無法明確引發感染的病菌。“這不奇怪,我們使用了萬古黴素等強力抗菌素來抗感染,導致細菌培養得不到陽性結果,但爲了保住他的命,藥又不能停。”吳鍾凱說,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影像檢查結果上。

“患者的二尖瓣形態和開合情況是有改變的。但因爲氣促,拍攝的影像不是很清晰,一開始,我們找不到贅生物。”但經過反反覆覆地檢視,憑藉豐富的經驗,醫生最終在瓣尖的位置發現了一條飄動的贅生物,“很細,一不留神就會錯過”。

主任當即拍板,進行二尖瓣替換術(全部二尖瓣裝置)+心內異物取出術+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置管術+體外循環輔助開放性心臟手術。

此時已到了4月12日週五的傍晚。

從CCU、麻醉科、體外循環科、手術室、血庫、心胸外科ICU等各個專科,如同鏈條上各個齒輪,迅速而高效地運轉起來。僅僅1個多小時,各方面的術前準備皆已到位。

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手術進行中

在手術中,醫生髮現Micheal的房間隔上有一個天生的小孔,稱爲“卵圓孔”。

“卵圓孔本應在出生之後閉掉,但是他沒有。”吳鍾凱解釋,這造成了某些情況下,右心繫統的血液以及一些感染源可以通過這個小孔進入左房,繼而開始破壞二尖瓣,導致他的病情比普通病人進展得更猛烈。

“找到了確診依據!”吳鍾凱一打開心臟的房間壁,就吁了一口氣,只見Micheal心臟二尖瓣的瓣葉之間出現了細小的本不該存在的贅生物,甚至將正常瓣膜的腱索都“啃”斷了。

這些贅生物是附着在瓣膜組織上的由細菌、白細胞和炎症組織形成的鬆散團塊,會破壞正常瓣膜乃至心肌結構。

隨後,主刀醫生迅速清除贅生物和毀損瓣葉腱索,保留其餘的健康瓣膜結構,進行人工瓣膜置換。不到1小時,心內操作完成,隨着左心房排氣、關閉,主動脈處的阻斷鉗開放。

很快,患者的心臟重新跳動了起來。

經食道探頭進行術中超聲檢查,發現患者原來的二尖瓣返流消失了,心臟收縮功能有了恢復。隨着尿道中重新出現澄清的尿液。患者的病情穩步好轉。

口腔問題爲什麼還跟心臟病有關係?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牙周炎與心內膜炎等多種心臟疾病密切相關。牙周炎不單單會造成牙齦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移位、咀嚼無力等,它還與心內膜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密切相關。

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圖片源自網絡

你以爲牙周炎傷害的僅僅是牙齒?

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含有大量細菌毒素,彷彿一個“細菌存儲基地”,若任由一些細菌毒素經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入身體其它部位,就會引發全身性疾病。

1. 增加患心臟病的概率。牙周病是導致牙齒過早脫落的重要原因,並繼發其它疾病。牙齒少於21顆牙齒的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69%。有深牙周袋的病人(牙周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要高53%。

2. 容易引起流產。患有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的概率是健康孕婦的7.5倍。因爲牙周病會產生一種物質,該物質會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早產。

3. 牙周炎還會加重糖尿病。血液中的病菌毒素及炎症因子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

4. 導致胃病。牙菌斑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儲存庫,隨吞嚥進胃部,會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5. 不育。口腔細菌隨血液循環,侵入生殖系統,令精子活動力下降,引發男性不育。

6. 老年癡呆。牙齦疾病細菌侵入腦部後能引發炎症,並帶來腦損傷。

如何預防牙周病?一場發燒,引發心腦肺肝腎五大器官衰竭!元兇竟是一顆蛀牙?

牙周病在早、中期的症狀不明顯,讓許多人都掉以輕心,而且大部分國人沒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習慣,因此牙周病早期很難被發現,知道牙齒鬆動才意識到問題。

只要進行定期的口腔檢查、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及定期潔牙(洗牙),即可預防牙周病。特別是潔牙。

潔牙是一種很好的牙齒保健手段,也是預防牙周病的重要措施,通過定期潔牙(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潔牙1到2次),清除附着牙面周圍的牙結石、牙菌斑等,即可有效預防牙周病!

如果您有牙周相關疾病困擾,想和北京協和等權威三甲醫院專家“面對面”交流,尋求更權威的診治,大家可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銀杏會”微信公衆號,或添加微信youmaizs進行在線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