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6日),新京報刊發《起底“福報人生”:翻轉債務靠拉人頭入會》報道,曝光“福報人生”培訓平臺通過宣講心靈雞湯話術,促使學員繳納數萬元費用入會、拉人頭、推銷課程拿提成。

5月27日,針對“福報人生”涉嫌“精神傳銷”,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分局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註冊‘福報人生’商標的深圳新首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經不在註冊地點辦公,將對此事展開調查”。

微信羣內仍見推銷課程

根據新京報此前報道,“福報人生”平臺主要藉助線下培訓會、H5海報、微電影等手段宣傳。在國內數十個城市開設線下課程。根據內容不同,培訓費用分別爲36888元、16888元、3988元、16800元、20000元、26888元,通過雞湯演講推銷課程、拿提成。

宣講雞湯拉人頭拿提成“福報人生”涉嫌傳銷被查

網上依然可見“福報人生”宣傳視頻。

昨日,新京報記者在相關平臺微信羣內發現,該涉事微信羣並未被解散,講師依舊講述心靈雞湯故事,仍然在讓學員們推銷課程。微信羣內,一名負責人甚至稱,“公司屬於合法經營,要求學員正氣,正念,正心,低調。”此外,“福報人生”平臺在網上的軟文廣告、拍攝的微電影、短視頻等內容依舊存在。

市場監管部門曾接到學員舉報

5月27日,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分局沙井所(以下簡稱:寶安局沙井所)獲悉,“曾兩次接到‘福報人生’學員舉報。”根據工作人員介紹,在2018年底、2019年初左右,寶安局沙井所工作人員曾與南山派出所民警一同前往培訓現場進行檢查。“工作人員現場查看了講師課件和學員筆記,但是未發現違法證據”,寶安局沙井所一名工作人員稱,“2019年初,爲覈實公司情況,曾赴公司註冊地進行查看,發現其所註冊公司並未在註冊地點經營,隨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分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分局對此表示,“會根據已有信息開展調查,若涉嫌傳銷,將對該公司立案調查。如果經查證後該公司涉嫌犯罪,將會依法移交給公安部門處理”。

■ 專家說法

精神傳銷組織抓住普遍弱點投其所好

在“福報人生”系統中,新人推銷的課程被視爲商品,同時課程費用也是入會費用或者稱爲“門檻費”,而上線獲得的提成則來自於下線的“門檻費”。

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稱,“福報人生”符合傳銷“繳納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三大特徵,是“精神傳銷組織”。以往也有精神傳銷組織“創造豐盛”的類似案例,易陷入精神傳銷組織的人羣普遍有着對現狀不滿的共同特徵。

李旭稱,與傳統傳銷相比,“福報人生”有着本質區別。“傳統傳銷往往是發展下線、層層返利,‘福報人生’這類精神傳銷雖沒有上下線的層級關係,但也通過各個階段收取培訓或訓練費用,重視感召,越深入,收費越高”。

報道刊發後,一些讀者向新京報記者反映,自己家屬陷入平臺,無法自拔。心理學家陳紹建則表示,“這類精神傳銷組織往往是抓住大家的普遍弱點,投其所好,故意利用表象、設置巧合、利用羣體來設計‘非理性場景’製造幻覺,讓人進入非理性的狀態,作出非理性的選擇,從而使人相信成功是可複製的。”陳紹建介紹說,“這也正是精神傳銷組織內人員勸學員向家人朋友隱瞞活動信息的原因之一。”(記者 遊天燚 實習生 向成之)

(新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