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的火爆還歷歷在目,剛剛結束的五一檔又傳捷報:票房創出歷史新高,逾9.33億!多家上市公司將分享此次票房紅利。

其中,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目前票房已突破9億,爲五一檔票房冠軍,但卻陷入“退票事件”,背後的購票平臺貓眼也被推上風口浪尖,或影響到其上市步伐。

多家上市公司賺翻了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檔(4月29日至5月1日18時)電影票房累計超過9.33億元,同比增幅約19%。

與往年百花齊放不同,今年五一票房檔可謂是《後來的我們》一枝獨秀,其自上映起累計票房近10億。

(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

除了《幕後玩家》勉強突圍外,《低壓槽:慾望之城》、《黃金花》、《戰神紀》、《瑪麗與魔女之花》等皆成爲炮灰。

具體看,憑藉“回憶殺”和“奶茶效應”,劉若英電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票房、排片、上座率都居於第一位,成爲當仁不讓的五一檔票房冠軍。

《後來的我們》背後相關的上市公司包括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

(圖爲部分發行方名單 據上海證券報)

同爲該影片出品和發行公司的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爲光線傳媒的關聯公司,其股權穿刺後的間接股東還包括華誼兄弟、文投控股等;

其聯合出品公司南京時間海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樂在其中影視傳播有限公司的股東或間接股東都包括華策影視;

聯合出品公司之一的上海鳴澗影業有限公司的股東則包括阿里巴巴、遊族網絡實際控制人林奇等;

另一家聯合出品公司上海香蕉計劃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爲王思聰。

排在亞軍的是累計票房1.86億元的《幕後玩家》。在先期排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這部影片的口碑持續發酵。

《幕後玩家》的出品公司包括新三板公司海潤影業和主演徐崢名下的旗下的真樂道文化等;

聯合出品公司包括鹿港文化的控股子公司浙江天意影視有限公司、金科文化的參股公司上海盛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

很顯然,《後來的我們》投資方是大贏家。作爲一部小成本電影,有業內人士預測《後來的我們》製作成本加宣發成本,最終的總投資不會超過一個。

換句話說,當票房達到3億的話,《後來的我們》就已經回本了,剩下的時間躺着賺錢就行了!

小編在貓眼看到,《後來的我們》目前已達9.53億,不少人都猜測會不會是第二部《前任3》,最終票房將達20億。

屆時,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上市公司估計要樂瘋,保守估計分賬票房上億~

《幕後玩家》雖也不是大製作,目前還尚不清楚具體成本,但隨着口碑發酵,票房有望持續走高,估計徐崢和投資方還是能賺到錢的。

相比之下,陳偉霆、林允等主演的《戰神紀》據說是大製作,但票房少得可憐,目前才3000多萬,不曉得投資方能否回本。

貓眼捲入造假風波

儘管又一次運作了小製作高回報的成功典範,但光線王長田可能並不高興。

因爲靠着“回憶殺”賺夠了眼淚和票子《後來的我們》陷入退票風波,進而影響到光線重要投資對象——貓眼的上市進程。

王長田對渠道的渴求衆所周知,投資貓眼是光線的重要佈局。如今,貓眼面臨着票房造假的質疑。

有博主爆料,稱來自院線內部人士的消息,《後來的我們》出現大量異常退票現象,被懷疑爲搶佔排片製造虛假的預售成績。截至4月28日23點,貓眼平臺疑似被惡意刷票並退票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元,佔影片當日總票房(2.8億元)的4.6%。

有影院經理表示退票事件集中發生在貓眼平臺;更重要的是,貓眼是《後來的我們》的主要發行方和出品方。

一時間,貓眼被推上風口浪尖。貓眼急了,持續發聲,否認了上述猜測,同時證實確實存在黃牛惡意刷票的情況。

國家電影局也迅速跟進調查,並約談了該片相關負責人,初步認定該篇退票情況確實存在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

同時,《後來的我們》片方和劉若英工作室也發表聲明稱,希望查清事實真相,找出問題所在。

就目前情況看,影院方懷疑是貓眼乾的,而貓眼表示或是黃牛所爲。到底是誰退了大量電影票,成了一個羅生門。

暫不提到底是誰幹的,貓眼無疑是陷入輿論之中,對其上市進程或有一定的影響。

早在2016年,就有消息稱貓眼要獨立上市。此後,傳聞不斷。

直至去年6月份,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上海電影節期間,公開表態稱貓眼電影有獨立上市的計劃。

尤其是在貓眼微影合併後,市場份額擴大,同時騰訊強勢支持下,獲得微信小程序的入口倒流,正是風光無限,問路資本市場的黃道吉日。

有媒體稱,貓眼年內將赴港上市,擬估值200億元,募資10億美元。據接近貓眼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市概率很大,目前正在積極推進。

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票務平臺堪稱影視行業最穩妥的獨角獸,從估值來看,如果貓眼估值達到200億元,那麼很快將成爲行業龍頭。

相比之下,內容公司被低估,根據4月28日收盤價,光線傳媒總市值339.7億元,華誼兄弟總市值243.9億元。

那麼,在這個關鍵的時節,貓眼會這麼肆無忌憚的造假嗎?

有影院人士稱,這種(退票事件)的操作手法超出了其想象力和認知:

“在互聯網宣發時代,如果是少量、分散的退票行爲,可能很難發現,如此大筆交易集中在一起,明目張膽、匪夷所思。如果貓眼在這時候敢幹這麼荒唐的事情,那就是真傻。”

無論事實真相如何,在這個關鍵節點,貓眼遭遇退票風波,上市之路或許不會那麼平順。

而王長田又將如何應對?大夥兒拭目以待吧~

部分資料源自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