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國藥一致 是全國醫藥批零一體化龍頭。業務由醫藥批發、醫藥零售、股權投資收益三部分構成,醫藥批發利潤佔比60%,負責兩廣地區的分銷。醫藥零售利潤佔比25%。旗下國大藥房目前已是中國醫藥零售銷售額排名第一的企業;投資淨收益主要爲置出工業板塊獲得的現代製藥 15.56%股權、原有 3 家工業公司剝離後剩餘 49%股權以及原有深圳萬樂等長期股權投資。196億市值,413億營收,10.6億淨利潤。

2、藥店零售:

行業:(處方藥外流、藥店集中趨勢)

國內醫藥零售業穩健增長:2011-2016五年間,醫藥零售5年銷售實現了11%的複合增速;2016年零售銷售規模達3375億元,同比增長8.5%。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醫保支出增速較快、“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突出的背景下,推出兩票制降低醫藥流通中間環節從而降低終端藥品價格;積極推動藥品零加成;控制醫院藥佔比;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爲處方外流奠定基礎。

預計2016-2020年處方流出量約佔總體處方量的20%左右,並呈現較快增長。根據IMS和商務部數據,2016年我國藥品市場有超過85%的藥是處方藥,77%的處方藥銷售都停留在醫院內,只有23%左右流出到藥店和商超等院外渠道。2016年日本的處方藥院外配藥比例約71.7%,美國2015年即超過83%,相對而言中國的處方外流一旦起步,預計爲零售藥店帶來超千億的增量市場空間。

藥店經營准入門檻提高,行業政策促使集中度加速提升。新版GSP倒逼行業集中度提升,2015年新版GSP全面執行,在信息化倉儲、冷鏈管理、設備驗證、執業藥師配備等諸多方面對醫藥零售經營提高了要求。營改增,單體藥店和中小型的藥房連鎖被迫轉向正規的商業公司採購,由於增值稅需按實繳納其採購成本大幅提升,原本的優勢不復存在,未來藥店連鎖化與行業整合將是大勢所趨。

藥店行業目前的整合主要體現於區域龍頭的連鎖擴張,其本質是獲取客流量形成區域壟斷,提高區域議價能力進而提升毛利率。藥店連鎖擴張主要有兩條路徑:單區域提升門店密集度以擴大區域市佔率和品牌效應。醫藥零售行業集中度低,區域的中小型連鎖藥店較多,在行業政策變化之下紛紛尋求併購契機,上市公司具有資本實力,可以通過併購擴大規模。因此,大部分中等規模的區域連鎖藥店均有可能成爲上市公司的併購標的。未來三年,馬太效應凸顯,龍頭公司強者恆強。

競爭分析

沃博聯入股提升毛利,淨利率

沃博聯是全球最大連鎖藥店,信息化管理和供應鏈效率均是頂尖水平。沃博聯增資國大藥房後佔其40%股權,成爲戰略投資者之後帶來的經營效率、藥學服務能力和多元化品類引進等對國大藥房全方位的提升。提升國大的經營效率,改善淨利率。

沃博聯由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和聯合博姿組成,其中沃爾格林(美國零售分部)是全美最大連鎖藥店;聯合博姿(國際零售分部)是美國以外地區最大連鎖藥店網絡。美國零售分部和國際零售分部分別實現25.7%和40.2%的毛利率,6.5%和7.7%營業利潤率,國大藥房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分別爲25%和2.4%(遠低於已上市民營藥店龍頭平均36-40%的毛利率和5-6%的淨利率水平),盈利能力明顯高於國大藥房。

併購藥店空間廣闊,市佔率2.4%

國大藥房盈利能力遠遜民營連鎖,提升空間大。從規模來看,國大藥房2016年實現營收91.09 億元,是全國最大連鎖藥房,市場份額約2.3%。和美日相比,我國藥店連鎖率和集中度均有較大提升空間。2017年,我國百強藥店銷售佔比達到43%,十強銷售佔比爲18.6%,均出現較大幅度提升,但我國目前50%左右的連鎖率和美國的64%、日本的87%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時我國藥店十強的市佔率僅約18.6%,美國的藥店四強和日本藥店十強的市佔率高達83%、70%,因此我們認爲國內的藥店行業目前龍頭格局未定,行業尚處於整合的早期階段,藥店龍頭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

批零一體化

沃博聯在批零一體化和門店信息化方面都有成功的經驗,批零一體化依靠規模採購效應,對上游產生強大的議價能力。門店管理信息化程度極高,管理成本明顯降低,開發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和APP,並實現顧客在線上平臺和線下門店的雙向高效引流,客單價提升明顯。

國大藥房:2017年度新開直營門店432家,關閉門店135家,淨增297家,經營面積增加39989平方米,淨增銷售近2.0億元。

競爭對手情況:

對手積極擴張:

益豐藥房擬1.43億元收購上海上虹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1%的股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收購石家莊新興藥房連鎖有限公司86.31%的股份,將踏進河北和北京市場。

2018年6月25日,阿里健康與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正式簽訂增資協議。同一天,阿里健康與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截止到2017年底,漱玉平民及其運營附屬公司在中國經營超1200家藥房。華人健康是目前安徽省內最大的藥品零售企業。

3、兩廣分銷:

廣東:廣東省醫藥分銷市場銷售額由 2012 年的人民幣 641 億元增至 2016 年的人民幣 1,204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17.08%。國藥一致廣東的市佔率18.1%,廣藥佔比17.57%,華潤醫藥佔比15.53%。

廣西:2017年已達到320億規模,按照10%的增速計算,2020年預計達到426億元。前三位分別是柳藥股份29.52%、國控廣西12.73%和九州通4.5%,三者2017年合計市佔率46.75%。2017年比2016年市佔率提升3.24%,相比九州通提升0.34%,國控廣西則下降0.53%。

具有地域、高端醫療市場以及規模優勢的大中型商業公司將首先受益,但醫改實行的以省級招標爲主的模式極有可能驅動醫藥商業呈現橢圓形三極市場格局,即省級龍頭佔據主導,全國性龍頭次之,地市級龍頭市場地位逐漸弱化或併入區域龍頭。由此看來,在省一級的醫藥商業領域,龍頭間的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

總結:國藥一致,分銷批發和藥店零售。分銷集中在兩廣地區,這兩個地區都有區域性龍頭,廣州醫藥和柳州醫藥,廣東三大巨頭,國藥18%,廣藥17.57%,華潤15.5%,CR3加起來52%。廣西兩大巨頭,柳州醫藥29.5%,國藥12.7%,CR2加起來42%。未來隨着醫藥流通行業的紅利,預計國藥一致在兩廣地區的分銷業務穩定增長,但空間並非很大。藥店行業受益於醫藥分家,處方藥外流的政策引導,目前處於瘋狂併購擴張階段,提升集中度。國大藥房市場規模排第一,但是經營淨利率2%左右,遠低於民營藥店4-5%。競爭對手擴張比國大激進。沃博聯入股40%國大,未來依靠先進的管理水平,有望提升國大經營效率。

@今日話題 @價值at風險 @小_德 $益豐藥房(SH603939)$ $國藥一致(SZ000028)$ $老百姓(SH60388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