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署名:胡謅施佬

▲ 這款武器雖然大家不陌生,但是真正的照片卻是沒有幾張

35毫米輪式自行高炮本身雖然並沒有正式批量裝備部隊,但因爲在過去的很多年裏已經露面了好多次,因此雖然有關它的照片相對少見,但我們對這款高炮卻並不陌生。至於這回有關該型高射炮入役的猜測,則主要來源於一張出處不明(但應該是軍內刊物)的照片,畫面中的解放軍官兵面向黨旗進行宣誓,背景則正是該型自行高炮。

▲ 這次引發大夥兒幀察的就是這圖

按照施佬的瞭解,這款高炮在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定型程序,型號應該是PGL12輪式自行高炮,是解放軍在陸軍重型合成旅伴隨防空的PGZ09履帶式自行高炮研製成功之後,爲中型合成旅,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大八輪旅的野戰伴隨防空研製的輪式自行高炮。

▲ 從一開始研製到現在,這款車也差不多得有快10年了

不過從這張照片裏來看,說是入列儀式什麼的……倒是有頗多疑點。一來新裝備列裝儀式一般都得鄭重其事,特別是剛剛接裝的新裝備,按照解放軍的習慣,掛紅綢插紅旗之類的裝飾少不得;二來作爲防空裝備,PGL12輪式自行高炮和PGZ09一樣,都是以炮兵連作爲基本單位的,因此如果是交付入列儀式的話,那麼至少應該以標準的1輛連指揮車、6輛自行高炮和3輛彈藥車的狀態成建制交付,而不是孤零零一輛跑車;再加上畫面背景中出現的諸如紅旗-7地空導彈發射車、難以辨認的相控陣雷達等其他裝備,以及只有黨員活動纔會出現的黨旗……施佬覺得這張圖的拍攝場合應該在類似裝備驗證中心或者某所陸軍防空兵的專業學校,自然也說不上什麼交付入列。

▲ 比如當年某土豪部隊接收04A步兵戰車和10式迫榴炮的時候這個大紅花……

比起PGZ09的雙聯35毫米炮,PGL12只有炮塔中央的單門火炮,由於單管炮的後坐力要比雙管炮大幅減小,有利於減輕輪式高炮的戰鬥全重,但這也讓一些人產生了該型火炮在採購價格和成本上有顯著降低的錯覺。之所以說是錯覺,就在於在先進的自行高炮系統中,以雷達/光電探測系統和火控爲核心的作戰系統佔據了成本的絕大部分,至於底盤以及火炮什麼的,相對佔比反而有限。

▲ 自行高炮最爲當代地面裝備裏電子設備比較複雜的產品,當然便宜不了

由於在研製之初軍方就提出了希望輪式高炮在作戰效能上不輸履帶式高炮的要求,因此單管35毫米高炮並非雙聯35毫米炮減半,而是使用了全新的轉膛結構,射速從原本的35毫米炮單管550發/分提升到了1000發/分,實現了在火力密度上的加強。

當然,作爲系出瑞士厄利孔公司的35毫米炮系統,這款轉膛炮也有着外國參考型號,那就是厄利孔在上世紀90年代退出的“天空盾牌”35毫米高炮防空系統。該炮在1997年在西班牙進行實彈射擊演示的時候,國內兵器工業系統還曾經派人實地參觀考察,在結構和設計上有相當的參考也是很科學的。

▲ 畢竟中國的35毫米高炮體系也來自於引進的瑞士35毫米高炮系統

該型轉膛炮的自動機結構件,特別是運動件較少,使其具備了較高的射擊可靠性,只不過作爲一款導氣式轉膛炮,該炮在啓動射擊前最初的幾發彈(準確說是3發)的撥彈和輸彈入膛都必須依靠外部動力,也就是壓縮空氣,而一旦第1發炮彈發射之後,火藥氣體就能替代壓縮空氣驅動自動機完成後續的撥彈、輸彈和轉膛動作,此時壓縮空氣自動切斷。

▲ 這套系統在國外也有不少自行高炮的方案使用

不過這種自動機也有一個侷限性,那就是因爲火炮使用的是單路供彈,無法在射擊過程中切換彈藥。在PGL12的射擊開始之前,車長需要根據之前裝填的彈種在火控系統上選定彈種,凡是不需要使用炮口線圈裝訂引信的曳光穿甲爆破燃燒彈、曳光爆破燃燒彈、爆破燃燒彈以及多用途彈這時候都可以按照榴彈的射擊流程進行,而需要炮口裝訂的AHEAD彈則使用另一套流程。相比能夠切換彈種的PGZ09,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不足。

▲ 快速更換彈種能夠適應更多樣化的作戰任務

不過比起PGZ09,PGL12輪式自行高炮的一個有意思的特點,在於其使用了技術上更加先進的無人炮塔。車內的三名乘員駕駛員、車長和炮手則像俄羅斯“阿瑪塔”坦克一樣,並排坐在車首的乘員艙內。車體側面和尾部的艙門實際上都是檢修艙門,要麼通往戰鬥室,要麼打開就是動力總成。

▲ 乘員則並排坐在前面,也就是說車長也許看不到正前方的風景……

無人炮塔使得炮塔整體結構更加緊湊,而將彈藥箱從炮塔內佈置到了炮塔吊籃內,進一步縮小了炮塔的體積,加上在設計的過程中,將包括進彈口、三通道光電跟蹤平臺、火炮隨動系統、敵我識別系統以及相關的火控系統全部佈置在炮塔左側,而將雷達系統佈置在炮塔後方,火炮的拋殼口又位於火炮身管下方,這就使得炮塔右側除了續彈口和一些機電液壓設備之外,還有不小的空間。

▲ 可以看到這門火炮的右側炮塔蓋板大開,裏面幾乎沒有什麼設備

這就爲該型火炮在將來加裝防空導彈,將系統升級爲彈炮合一系統打下了基礎。在該型高炮之後出現,連續兩次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SWS2型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樣車就算是對這一部分空間加以利用的一種嘗試。樣車上使用的是以TY-90爲基礎的地空導彈,而理論上說,該車可以加裝任何一款便攜式地空導彈,提供火炮之外的防空作戰能力。

▲ TY-90也屬於發射後不管的導彈,並沒有太多提升系統的複雜程度

當年PGL12之所以沒有列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該型高炮的價格並沒有比PGZ09便宜到哪兒去,而在軍改之前對於中型旅作戰形式和裝備體系的發展方向存在爭議的情況下,陸軍最終選擇了先用PG99牽引式35毫米高炮和紅旗-7B地空導彈作爲中型合成旅的防空武器。隨着軍改後部隊新編制的落實和新大綱的全面推行,解放軍對於中型合成旅野戰防空的需求也有了更新的認識,對於新一代野戰防空武器系統的需求也自然有了更新的要求,理論上說,對於能夠執行伴隨防空任務的自行防空高炮在這一階段,顯然是有增無減。

▲ 這樣的場景,在本世紀第二個10年裏仍然存在

雖然我軍自用的輪式自行高炮武器系統未來的發展,外界目前還無法明確瞭解,但從SWS2防空系統在珠海航展和國外幾個防務展上展示的新模型來看,未來輪式防空系統的一個發展方向,顯然是在PGL12基礎上做進一步改進,包括增加使用發射後不管的地空導彈系統,進一步升級雷達和火控系統,以及使用機動性能更好,也和其他8輪底盤兼容性更高的新型底盤等等。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這樣的武器,就又得大家耐心等待了。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