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歐洲人的海上探險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1774年,英國人科克船長和西班牙裴瑞茲人開始從歐洲出發,前往萬里之遠的北美洲進行更深一步的探險嘗試,並在加拿大的西海岸發現了一羣島,不過因爲他們身上帶有別的任務,所以科克船長和裴瑞茲只是在此羣島作了短暫的停留就往別處去了。

1778年,英國人喬治·狄克遜船長根據科克船長留下的航行圖,來到了此羣島,於1784年對它進行了首次勘測,並以其船隊中的一艘船“夏洛特皇后號”的名字爲其命名。這羣島終於有了名字——夏洛特皇后羣島。

加拿大有一羣島,島上居民自稱有中國血統,是元朝東征水師的後代

夏洛特皇后羣島現屬於加拿大,位於加拿大的西海岸,由150左右個島嶼組成,面積約爲9600平方公里,主要島嶼爲格拉哈姆、莫爾斯比。人口不到一萬人,以印第安人爲主,靠捕魚和放牧爲生。

雖然夏洛特皇后羣島的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性,語言和中國不大一樣,但他們卻說自己具有中國血統,還是元朝水師的後代。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們說:在十三世紀時,元朝派水師東征日本,元軍的戰船被颱風(就是神風)吹亂戰敗,部分船隻順着氣流漂流到達了夏洛特皇后羣島。

加拿大有一羣島,島上居民自稱有中國血統,是元朝東征水師的後代

因爲元軍基本都是男的,所以元軍一上岸就把夏洛特皇后羣島土著男給殺了,然後與土著女結婚生子,後代就形成了現在的夏洛特皇后羣島的印第安人。那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答案是有的。

此羣島的印第安人所說的氣流就是黑潮暖流(日本暖流),位於北太平洋亞熱帶總環流系統中的西部邊界流,是世界海洋上第二大暖流,因其水色深藍,遠看似黑色,因而得名。

加拿大有一羣島,島上居民自稱有中國血統,是元朝東征水師的後代

​發源於菲律賓的呂宋島以東洋麪,穿過臺灣東部海域,沿着日本往東北向流,在與親潮(千島寒流,也稱堪察加寒流)相遇後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最後到達夏洛特皇后羣島。

參考資料:維多利亞歷史學會會長麥基威寫的書《不列顛哥倫比亞掌故》。(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