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對周邊各國的影響力非常大,還產生了著名的“漢字文化圈”。在以前並非只有中國一國使用漢字,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以及日本也是使用漢字的。如今除了日本以外,我們卻很少能在其他兩國的文字上看到漢字的影子,這是爲何?

  秦漢時期,中國在越南地區設立了象郡和交趾郡,越南自然也開始接觸到漢字。大約在10世紀時,越南宣佈獨立,但依然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漢字和儒學在越南都得到了快速發展。1885年,越南成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就禁止越南使用漢字。其實本來越南就只有高層纔會漢字,普通百姓都用的類似拼音的文字,會漢字在古代越南可是身份的象徵。

  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在15世紀前都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就只能用漢字記錄他們的歷史。即便後來朝鮮人創造出了諺文,然而朝鮮王國的統治階級依然使用漢字爲主,諺文只是方面民間使用。直到韓國獨立後,韓國人開始強調民族自豪感,逐步廢掉漢字,使用現在的韓文。

  既然朝鮮半島的歷史基本上都是漢字記載,那現在的韓國人看不懂自己的歷史怎麼辦呢?所以才產生了現在韓國篡改歷史的現象,反正也看不懂漢字,乾脆捕風捉影,甚至通過一些演義的書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歷史。反觀另一國朝鮮卻不同,儘管不使用漢字,卻早就推行漢字教育了。

  而日本原先也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語言。在漢文化傳播到日本後,當時的日本人才開始使用漢字記載歷史,並漸漸地創造出用漢字作爲標間符號來書寫日語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的日語。國人在日本旅遊、學習時,即便不會日語,或多或少也能根據其中的漢字猜出些許意思。而且日本爲了防止年輕人看不懂漢字,一直保留着簡單的漢字教學,在這方面是要比韓國人聰明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