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陽陽媽媽

生娃後,看着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咱們當媽媽的,別提心裏有多美啦!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美美的形象再也回不到從前。

尤其是我這種剖腹產的,生完一週後,我妹妹還問我:“你的肚子咋還那麼大?和生之前一樣大。”可以想象,生完後因爲小寶寶睡覺的日夜顛倒,已經嚴重睡眠不足,還面臨奶水不夠,小孩餓得哇哇叫等又急又惱的事,精神已經到了撕裂狀態(還好沒有解體),冷不防這一打擊還不期而至。心裏那撕開的口子,又狠狠被扯開了一大截……

心痛不如行動。大家都羨慕小S連生幾個孩子,身材還是辣媽的高標準,按照她書裏的說法,是用了收腹帶。於是我的瘦身第一步,也是從

開始。

急忙在萬能的某寶下單。雖然折騰了半天,因爲我在生孩子前,就沒有用過這個“*寶”買東西。東西收到後,家人卻提出不同意見。有說產後第三天的時候就可以用了,有說至少一個月等傷口長好點,才能用這個收腹帶的。想到每天都需要繞着傷口來來回回十幾圈,這得多痛呢?再說每天帶小孩都夠累了,再給自己找一件又累又痛的事,我不是捉了只蝨子到頭上爬嗎?(陽陽媽媽注:四川方言,指給自己找麻煩)雖然廣告打得這麼動人......

就這樣拖到產後三個月。小孩辦百日宴時,有媽媽說:“你身材恢復得不錯嘛!”我表面笑笑,手卻下意識地摸摸肚子外那長出來的“圈圈”。

打擊的力量是強大的。回來後,果斷用上束腹帶。可這種打擊力,只持續了三週,慢慢就減弱了:(

只有在對電腦打字時,我才願意用束腹帶。直起腰真累,束腹帶好比背後的枕頭,用股支撐力幫我頂起那軟趴趴的腰。

斷斷續續用到五個月,搬家後,清理雜物時,唯獨束腹帶不見了。我也懶得再買,乾脆用手按摩吧!這樣總方便點,看來我這個人還是圖方便(雖然按摩時得很小心,碰到傷口就慘了)。

可按摩哪裏呢?關元穴、氣海穴、天樞穴都還好,找不準也不怕,繞着肚臍順時針按摩,都能摸到,人體的設計太奇妙啦!可陰陵泉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這類養血消腫助循環的“寶穴”,到底在哪裏?

看到這些圖,你確定:你就能“按圖索穴”?我是辦不到的。再一看百度介紹,頭更暈。請看: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爲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開1橫指,該處即是。

可幸陽陽爸爸對按摩有一定研究。以“足三里”爲例,用右食指順着右腿膝蓋骨右下方摸,感覺得到有個凹下去的洞洞。用食指尖按照這個點,右手從食指開始,四根指頭併攏,水平狀放在右腿上,小手指尖所在那個點,使勁按下去,痛不痛?如果真痛,恭喜你,找對了!

這個必須要自己試,別人的小手指尖,還不是你的穴位!人體就是這麼奇妙的構造。

早晚按,坐車按,總之沒事就按按。

(未完待續,期待下篇)

長按此二維碼可關注

本文版權屬於公衆號“小身體的大智慧”,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本號。(微信:64123894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