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是中山大學新生報到日,珠海校區16個院系2354名新生冒雨報到,迎新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8月30日《珠海特區報》)

近年來,每到新生入學,家長跟着學生報到,在後面操辦各種事務甚至引起軒然大波的報道屢見不鮮,是學生不願獨自遠行,還是家長不願放手?大學新生報到家長要不要送?對此,各人看法不同,爭議點在於,孩子是否獨自報到,能夠鍛鍊獨立能力。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僞問題。

是家長送,還是孩子獨自去,根據實際情況,家長要送就送,不送就不送,就這樣簡單。如果孩子從小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獨立能力,家長送孩子大學報到,不僅必要,而且必須。反之,如果孩子獨立能力強,一個人到大學報到,如同一次旅行,實在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將一次大學獨立報到,上升到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高度,看似道理一籮筐,實則脫離實際,過分放大了獨立報到之於培養獨立能力的現實作用。

獨立能力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的培養。將獨立報到與獨立能力捆綁在一起,以培養獨立能力作爲獨立報到支撐理由,讓獨立能力嬴弱的孩子獨自報到,似乎孩子的獨立能力立馬就能提升了,這不僅爲難孩子,也不是實事求是。

家長之所以要陪同孩子去報到,除了想到學校看看環境,關鍵是出於一種擔心。擔心孩子一人路上安全問題,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擔心孩子到學校報到找不着方向,急着孩子怎麼辦?擔心孩子一時適應不了新環境,思念想家怎麼辦?擔心這,擔心那,爲了不擔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送孩子去報到。

家長的擔心是對孩子的愛護,此乃人之常情。此中也折射出,孩子缺乏獨立能力,如果從小就讓孩子多喫苦、多接觸社會、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動手能力,孩子長大後的獨立能力就非常強,一個人去大學報到家長就不會擔心。反之,從小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將孩子當做溫室中的“花朵”精心養護,孩子獨立能力當然嬴弱。由此,我們應該反思孩子獨立能力爲何缺失?這纔是“大學新生獨自報到”的真問題所在。

作者:孫維國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