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天的桃花鎮,處處都充盈着花香。

鎮上的傳統節目舞獅大會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着,小鎮上的人們都聚集到了舞獅廣場,鼓掌聲、喝彩聲、 人們的歡笑聲洋溢在整個小鎮,可小鎮西門口的張家,張星和妹妹張月,卻傷心欲絕,大聲痛哭。

才辦完母親的喪事,此時的張星和張月,完全沉浸在母親離世的痛苦中,難以自拔。

“哥,你說你咋不早回來一天呀?”妹妹張月明顯有些責備的語氣。

“我真的沒想到,母親會走的那麼快,那麼急,我都快悔死了。唉!”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的張星,用力拍了拍旁邊的桌子說。

母親是在兩天前突然離世的。

那個時候,定居北京的張星正在和客戶喫飯。

妹妹張月打來電話,說母親怕是已經不行了,醫院讓準備後事。

張星有些詫異,但並沒有完全放在心上,因爲母親身體一向很好。他安慰安慰了下妹妹,在陪客戶喫完飯,又在第二天敲定完合同,才啓程回家。

可是,他回來時,卻發現母親已經永遠離世了。

02

張星的母親是村小學的一名教師,在他的印象裏,母親總是梳着整整齊齊的麻花辮,臉龐清秀又端莊,永遠穿着一件白色或藍色的麻布襯衫。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在張星和妹妹張月還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經常對他們兄妹提起這句詩,因爲父親很喜歡,而張星和妹妹張月的名字由來,也是來源於這句詩,不過,張星和妹妹那個時候小,都不知道這兩句詩的意思。

然而,在張星的記憶裏,父親只是一個很模糊的影子,雖然家裏面有幾張他們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可是看着相片中的父親,張星卻覺得很陌生。

那個時候,張星每每問起父親的事兒,母親卻只有一句話“你沒有父親”。張星再多問,母親的臉就拉的比絲瓜都長,張星就沒敢多問。

後來,張星也就習慣了,因爲母親對張星和妹妹,雖然嚴厲,卻是真的好,生活中,似乎只要有母親,就夠了。

譬如,張星記得,11歲那年,他突然發燒了。母親摸了摸他的額頭,連夜揹着他,到了鎮上的醫院,陪着他打點滴,一夜未眠,第二天眼睛就紅了。

譬如,張星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喫雞蛋,每每做了西紅柿炒雞蛋,母親從來不喫雞蛋,總是說她只喜歡喫西紅柿。

而母親一人拉扯着他和妹妹,爲了多賺點錢補貼家用,總是會在課後招收不少學生來家裏補課。

因此,雖然沒有父親,其他小夥伴有的玩具衣服,母親總還是買給了他們。

就這樣,張星和張月慢慢長大了。

後來,張星考上了北京的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娶了媳婦,成爲了一家公司的經理。

而張月,也考上了省城的大學,畢業後成爲了一名護士。

母親笑的合不攏嘴。

退休後,張星和張月都想把母親接到身邊,可母親卻覺得,桃花鎮纔是她的家,非要堅持留在鎮上,就這樣過起了獨居的生活。

誰曾想,前幾天還能在家裏給輔導班代課的母親,突然就走了。

03

第二天,張星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張卡,還有一封信。

讀完信,張星才知道,父親原本也是鎮小學的教師,後來辭職後去南方下海經商,成爲了大老闆,卻在外面組建了新的家庭。

母親毅然選擇離婚,硬是選擇帶着他們兄妹一起生活。以後,母親又怕再嫁,繼父對他們兄妹不好,便一直選擇獨身。

而在兩年前,母親就預感到自己的身體不太對勁,卻一直拖着,沒有去看病,因爲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看病也是浪費錢。

此時的張星,後悔不已,原來母親爲了他和妹妹,犧牲了自己的一生。

第二天,張星帶着那張卡去銀行,查完卡里的餘額後,他傻眼了。

卡里面竟然有整整30萬元。

母親的工資並不高,而這些錢,每一筆都是她省喫儉用,拼命開班補課掙來的。她預感到自己的身體不好,便提早提張星和張月準備好了一切。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張星給妹妹打了個電話,告訴了張月卡里餘額的事,兄妹倆又想起了母親這一輩子,不禁潸然淚下。

妹妹張月提出,她和哥哥常年在外,很少盡過孝道,如今看到這一筆錢,覺得很是慚愧,她記得母親之前就提過,村裏還有不少上學的孩子,家裏大人太忙,經常喫不到熱飯,她就想着把這筆錢,捐給村裏的小學,讓學校裏修個新食堂,讓孩子們都可以在食堂喫上熱菜和熱飯。

張星大聲說,他同意,因爲他知道,天堂的母親知道這個決定,肯定會支持他們兄妹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