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儘管李鴻章深知若答應俄國條件,勢必會對中國的主權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可他一直是堅定的親俄派,在軍事同盟的誘惑下,李鴻章最終還是在條約上籤了字。在這個條約中,最讓李鴻章感到滿意的便是第一款:本條約於日本在東亞侵犯俄國、中國或朝鮮之領土時適用。

自鴉片戰爭以後,大清便像是刀板上的魚肉,被各國列強隨意宰割。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刺痛着國人和最高統治者,自《南京條約》簽訂後,不平等條約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般倒在了古老的東方大地上。

李鴻章簽訂了此條約,原件一直被慈禧鎖在深宮,28年後才公之於衆

​兩國或是多國簽訂的條約,不管是平等的還是不平等的,都會公佈與衆,在國際上形成一種約束和公證。然而,有一份條約自從簽訂之日起,就一直很神祕,清政府從來不敢公開示衆,這個條約便是1896年簽訂的《中俄密約》。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爲受益方沙俄對此條約也是遮遮掩掩,始終不肯出面澄清。儘管很多人對此猜測不斷,可具體內容始終無法得知。而這《中俄密約》的原件也一直被慈禧鎖在壽皇殿,除了幾位重臣知曉外,很少有人知道在深宮中還潛藏了這樣一份賣國條約,直到28年以後,即1924年,蘇聯政府纔將此密約公之於衆。

那麼,《中俄密約》是在什麼背景下籤訂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苦心經營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不久李鴻章赴日本談判,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個條約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屈辱的,它剛一公佈便引起了國人的憤慨。而其中割讓遼東半島這一條,也深深地觸犯了俄、法、德在中國的利益。

李鴻章簽訂了此條約,原件一直被慈禧鎖在深宮,28年後才公之於衆

​因此,以俄國爲首,三國向日本施加壓力,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最終清政府以三千萬兩白銀從日本手中買回。對於俄國的幫助,清政府很感動,但無利不起早,俄國之所以幫助中國,也是在爲自己牟利,絲毫談不上於大清有恩。可清政府不這麼看,認爲俄國人厚道,這就在朝中形成了一種風氣,以李鴻章爲首的親俄派紛紛上書主張聯俄抗日。

正當中國和日本激戰爭奪時,俄國國內也發生了一些重大情況。一是沙俄正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試圖打通東西通道,完成戰略佈局。但是這條鐵路跨度過大,在經濟上給俄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爲了節省資金併爲侵吞中國東北鋪路,俄國就像向中國提出借地築路,但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

另一件事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擬於1896年5月舉行加冕儀式,爲了凸顯大國地位,沙俄政府向世界各國發出邀請,同時也希望清廷派出重臣赴俄國參加慶典,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商談修路問題。

李鴻章簽訂了此條約,原件一直被慈禧鎖在深宮,28年後才公之於衆

​對於俄國的陰謀,清政府並沒有察覺,於是光緒帝便任命湖南布政使王之春爲赴俄代表。但沙俄駐華大使明確指出,沙皇加冕慶典隆重盛大,讓一個布政使前去參加,顯然不夠資格。其實,俄方是認爲王之春在清政府內部並無威信,根本解決不了修路權一事。

俄國公使喀西尼明確告訴清廷,只有李鴻章才能勝任此行。光緒帝很鬱悶,不明白俄國人的用意,但爲了報答俄國在遼東半島一事上伸出援手,同時也爲了進一步聯俄抗日。慈禧緊急召見了下課賦閒的李鴻章,由他的擔任專使,赴俄參加加冕典禮。

英、法、美等國聽說李鴻章要訪俄,大家都坐不住了,於是紛紛提出邀請,希望李鴻章到各國訪問,這纔有了李鴻章出訪五國的計劃。但俄國人怕夜長夢多,親自幫李鴻章制定了出訪路線,確保第一站到達的是俄國。

經過一番安排,李鴻章乘坐“俄羅斯號”豪華遊輪於4月27日到達俄國黑海港口敖德薩,沙皇專門派出儀仗隊,以國家元首之禮,爲李鴻章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李鴻章簽訂了此條約,原件一直被慈禧鎖在深宮,28年後才公之於衆

​中國有句古話叫“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李鴻章前腳剛到,俄皇就讓外交部一再催促,趁着典禮還未舉行,讓李鴻章到聖彼得堡呈上國書,外交部長維特佈下局,開始與李鴻章進行中俄祕密會談。

李鴻章久經宦海,又和各國打了數十年的交道,俄國的企圖光緒一無所知,可他心裏還是有數的。5月3日,維特拜訪李鴻章,這也是雙方進行的第二次會談,他主動拋出“軍事同盟”的誘餌,希望中國在修築中東鐵路的問題上給予支持。

儘管李鴻章深知若答應俄國條件,勢必會對中國的主權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可他一直是堅定的親俄派,在軍事同盟的誘惑下,李鴻章最終還是在條約上籤了字。在這個條約中,最讓李鴻章感到滿意的便是第一款:本條約於日本在東亞侵犯俄國、中國或朝鮮之領土時適用。

9月21日,李鴻章派出心腹攜帶《中俄密約》回國,請朝廷予以批准,密約文本被鎖入密匣中,並直接交給了軍機大臣翁同龢,由他轉交慶親王奕劻在送到光緒手中。整個過程都極爲機密,甚至連軍機處和總理衙門都不知此事。

李鴻章簽訂了此條約,原件一直被慈禧鎖在深宮,28年後才公之於衆

​然而,光緒帝看到這個條約後十分憤怒,因爲在他看來,這是將大清“龍興之地”賣給了俄國,他堅持不肯簽字。慈禧出面干涉,令其畫押蓋印。此後這份密約一直深藏宮中,從未示人,在公衆場合下,中俄雙方也對此諱莫如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