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总结,其中自然少不了有关农业生产的,而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天气俗语自然也不在少数。下面这些俗语你听过吗?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

这个九并不是二月二十九号,而是老一辈人所说的“一九”“二九”一直到“九九”等数九寒天。意思是如果数九寒天没到农历二月份就结束的话,说明今年的天气暖和的比较早,温度上升的也就会很快。这样就会造成害虫和杂草复苏的提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样的话,农作物的产量就很低,别说鸡狗了,严重的话可能农民自己也会挨饿。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六月(农村都是按照农历来算的)就立秋的话,那庄稼的产量一定不会好。咱们农民都知道,一般种粮食都有两次收获,夏收和秋收!

六月立秋,所有的节气都提前,天气转凉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夏收粮食经历的高温天气比较短,没有足够的有效积温来促进粮食的成熟,所以说夏收的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而对于秋收而言,同样是低温天气时间提前,不仅没有足够的有效积温促进作物成熟,加上昼夜温差减小,降低了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粮食干瘪,不饱满。秋收的产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综上所述,粮食不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立秋提前,降温提早造成的!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俗语目前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这个“早”“晚”指的是立秋当天的早上和晚上。不少人认为,立秋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如果是早上(中午12点之前)立秋,则立秋之后天气就会逐渐转凉。可是如果是晚上(中午12点之后)立秋,则立秋后,天气还要继续热一段时间。不过在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毕竟立秋作为节气应该是一天,而不是一个时间段。

第二种: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时间是比较稳定的,立秋的时间一般是在八月七号到八月九号之间,但是由于咱们农民一般计算日子都是使用农历,所以咱们也就在农历上过立秋。而对于农历,来说,立秋的时间相差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年是农历六月二十六立秋,而到了明年,就在七月初七,甚至有的时候会相差一个月之多,所以自然就是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别了。时间相差一月,而温度自然相差和多,有冷有热也是正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