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水果之中,长得和番茄很像的柿子算是别具一格的一种,既不如一般水果硬实好储存,未经特殊处理的柿子尝来还有涩涩的味道。

柿子要挑软的捏,但软柿子可不一定不涩,主要取决于这种物质

图/网络

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土水果,柿子君的前世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驯化野生的柿子树,之后也渐自开始采集柿子树的果子。

此外,柿子因其与事、世等字谐音,有吉祥的寓意,历来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宠儿。其中,对柿子君宠溺最深的,当属齐白石。

他曾为柿子君作画无数,如《事事如意》、《事事太平》、《三世太平》、《五世同甘》等,更是自称为柿园先生。

柿子要挑软的捏,但软柿子可不一定不涩,主要取决于这种物质

图/网络

实际上,柿子涩味的罪魁祸来源于一种叫鞣酸的多酚类物质。鞣酸其实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物质,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含有大量鞣酸,红葡萄酒的涩味儿也是鞣酸造成的。

不过在一定条件下,鞣酸也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分子较大又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鞣酸蛋白”这种东西与食物中果胶、纤维素等结合起来,再经过胃这个人体搅拌机一搅和,就会形成胃柿石。说到这儿,想必就明白了柿子为什么不可多吃,更不可空腹食用。

另外绝大多数柿子都具有“后熟”的特殊习性,也就是说,它们不会在枝头完全成熟。

当摘下柿子后,经过特殊处理,如用温水浸泡或抹石灰水,或者与产生乙烯的水果如苹果、梨放在一起厮混一段时间,就可以脱涩了。

柿子要挑软的捏,但软柿子可不一定不涩,主要取决于这种物质

图/网络

柿子本就颜色艳丽,颜值颇高,脱涩后滋味甘甜柔滑,俨然一讨人喜欢的可人儿。梁简文帝品尝后写道“甘清玉露,味重金液”;北宋诗人张仲殊也留下了“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的诗句。

柿饼不仅美味,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柿饼有通鼻气、治肠胃不足、解酒毒、压胃热、止口干等功效;柿霜则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止血宁嗽等功效,对口舌生疮、喉疼咽干、肺热咳 痰等症疗效显著。

柿子要挑软的捏,但软柿子可不一定不涩,主要取决于这种物质

图/网络

柿子要挑软的捏,但软柿子可不一定不涩,主要取决于这种物质

图/soogif

但当新鲜的柿子吃不完时,人们还会把它们做成柿子饼。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和果糖等,当被晒成柿饼时,水分会逐渐蒸发,果肉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会渗透到表皮,形成的葡萄糖结晶等,有点类似于蜜饯外面的糖浆,这可是柿饼的精华。

而在东北地区,由于柿子不易运输和贮存,冬天一般把柿放在室外,用极低的温度把柿冻成冰。冻柿子吃起来冰凉甘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