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国内最大水果零售经营商百果园集团(HK02411,股价4.18港元,市值66.4亿港元)开盘后大幅跳水,截至收盘,报4.18港元,大跌33.33%。百果园方面当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股价波动属资本市场正常现象,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百果园集团于2023年1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刚满“周岁”就迎来“当头一棒”,“水果大王”发生了什么?从业绩来看,2023年上半年,百果园实现营业收入62.94亿元,同比增长6.4%至,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4.1%。

但高价水果的生意并不好做。从过往的数据来看,百果园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0%上下,净利率不超过3%。可是,向来低调的百果园却在今年初高调调整战略,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余惠勇也喊出未来十年“万店”“千亿”和“全球水果大王”的目标。

股价大跌33%,市值蒸发28亿港元

1月16日,百果园在港交所上市一周年,但单日33.33%的跌幅显然让“水果大王”有些措手不及。市场猜测大跌与股东持股到期解禁有关。根据港交所规定,满一年之后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东解禁。根据招股书,余惠勇拥有公司内资股24.31%的股份,徐艳林拥有公司内资股24.31%的股份,宏愿善果占有H股的8.21%股份,恒义利投资占有H股7.64%的股份。

不过,百果园方面没有回应上述猜测,仅表示股价波动属资本市场正常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港股上演过因股东解禁后“清盘”退出造成股价大跌的先例。1月11日,百果园还发布公告称,有意行使回购H股授权项下的权力以回购公司H股。根据回购H股授权,百果园获准最多可回购于股东大会召开时已发行H股总数的10%,即最多合共1.18亿股H股。

在登陆港交所之前,百果园曾多次谋划上市。2020年6月,百果园首次筹划港交所上市,2020年9月,百果园境外上市申请被核准,时效期为一年。两个月后,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5月,百果园第一次正式递交招股书,上市地点又重新回到了港交所。

2023年1月16日,百果园每股发售价格5.60港元,最高峰时市值冲破百亿港元,随着2024年1月16日大跌,股价已经破发,单日蒸发28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1月5日,余惠勇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过百果园在港股上市后的感受。他说,对百果园来说港股上市是一个分水岭,上下游的生态圈都对百果园抱有期待和期望,也增加了生态圈之间的相互信任。但也有压力,市场对公司有期待。“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觉得这个市场不是我们能左右和控制的,我们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其他的交给老天去吧。”

低净利率下要走高端化战略

水果贵,是很多消费者对百果园的印象。但从百果园披露的财报来看,高价并不等于赚钱。财报显示,2019—2022年百果园毛利率分别9.8%、9.1%、11.2%和11.6%,净利率分别为2.8%、0.5%、2.2%和2.7%。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百果园毛利率11.3%,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净利率通过降本增效而上升至4.0%。

因此,卖高端水果不赚钱也是外界对百果园商业模式最多的评价之一。今年一开年,素来低调的百果园却高调发布新战略,未来十年,百果园的目标是实现门店数量超万家,GMV(总商品交易额)达到千亿,市场占有率超过10%。

如此激进的目标,是被生鲜水果白热化的竞争“卷”出来的。近年来,精品商超、水果连锁、外卖平台、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业态强势进场,进一步挤压了百果园单纯做果业的基本盘,水果零售行业进入多元、同质竞争阶段。

百果园也在2023年中期报告中提到,由于消费者有多种渠道购买生鲜食品,因此生鲜食品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满足消费者不同购买场景的需求,企业需要在购买便利性、产品性价比、独特服务等方面持续努力。

实际上,百果园一直有称霸水果行业的野心。早在2016年,余惠勇就公开提到过百果园的“万店计划”,但目标落地时间一直在延后。在今年再度将“万店”提上议程,销售目标也从现在的百亿元体量跨越到千亿目标,百果园有何打法?

余惠勇解释,千亿目标包含了零售、To B和品类三个板块,鉴于百果园已有的基础,只要实现稳定增长,这个目标十年内会实现。其中在To C零售端,百果园的目标是门店数量到2032年超万家,终端零售额要超过500亿元。

而且,百果园仍然把核心竞争力押宝到高品质水果上,将其近20年不变的“好吃”战略,升级为“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的新定位。余惠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消费形势下,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消费需求在上升,当消费者能够明确知道什么是好水果的时候,他是会买单的,日常消费仍然会追求高品质。

百果园的新打法会奏效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