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劉國棟逐漸適應了失去左眼視力的生活,但他卻留下了心理陰影(去事發地,或是接觸手榴彈,他可能會出現應激反應)。劉國棟被鑑定爲七級傷殘(左眼視力爲零,並且因爲彈片殘留,他終身不能做核磁共振)。

他爲救戰友,左眼失去視力,體內至今留有8枚彈片未能取出。

劉國棟受傷時穿的衣服

這是四年來,劉國棟第一次打開這個塑料袋,而袋子裏裝的,是他受傷時穿的衣服。他一邊將衣服展開,一邊向記者講述那段讓他畏懼的往事:“你看,這裏是檢查身體的時候被剪刀剪爛的。你看,眼部的血留在這兒了,這是胯骨彈片的血。。。。。。”

當時的場景模擬

2015年8月20日,劉國棟所在部隊組織手榴彈實投集訓。一名戰士因過度緊張,在引彈後未將手榴彈成功投擲出去(手榴彈引信拉開後4秒鐘左右就會爆炸)。危急時刻,劉國棟迅速將該戰士推至安全區域。然而,就在他想確認這名戰士是否安全時,他發現不遠處還站着一個小夥子。他焦急大喊:“臥倒!臥倒!”可就在第三聲臥倒剛要喊出口時,手榴彈爆炸了。

混亂中,劉國棟的左眼和身體被11塊彈片擊中。在多次手術後,他的眼球保住了,但深埋眼底的彈片以及體內的8塊彈片,未能取出。劉國棟被鑑定爲七級傷殘(左眼視力爲零,並且因爲彈片殘留,他終身不能做核磁共振)。

劉國棟的妻子回憶此事時眼含淚光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劉國棟逐漸適應了失去左眼視力的生活,但他卻留下了心理陰影(去事發地,或是接觸手榴彈,他可能會出現應激反應)。劉國棟明白,既然穿上了這身軍裝,那麼他就要學會在挑戰中前進。經過一年多的心理疏導和康復訓練後,他成功走出這片陰霾,迴歸部隊(負責未爆彈的排彈任務)。

劉國棟說:“最好的人生不是一馬平川,而是帶傷依然奮力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