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一場親子關係的革命(下)

彭小華:中國父母的養育思想正處於從傳統專制主義向現代人文主義的過渡階段,接受了一些人文主義的養育理念,但實踐中仍呈現出濃厚的傳統家長制色彩。

收藏

更新於2018年8月31日 06:01 旅美獨立學人 彭小華

點此閱讀本文上篇

“父母就是拿來愚弄和蔑視的……即使是最受尊敬的傳統也是用來突破的;創造力理所當然存在於個體而不是羣體,在於青年而不是老人……在象徵意義上和其它方面,個人權利的伸張不可避免地始於孩子最初對家長的反叛。”

——特瑞•卡塞爾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後果,後果是觀念的果實。果實,有大有小,有苦有甜。如果說中國式養育的效果與父母的初衷南轅北轍,那麼,我們首先要反思的,不是後果本身,而是導致後果的做法及其背後的觀念。

大多數中國父母是程度不同的專制主義者

有位80後父親固執地認爲:孩子必須懼怕一位家長才行,夫妻之中必須有一個人唱白臉,這樣才“鎮”得住孩子。

他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這個令女兒害怕的角色。孩子從小就受到他的嘮叨、吼叫、打罵,如他所願,孩子確實怕他,只要他在身邊,她就感到緊張。7、8歲的她已經琢磨着如何遠離父親,請求媽媽讓爸爸搬到單位喫、住,工資也不用親自送回家,銀行轉賬就行了。

他的觀念來自他成長的家庭。他小時候就是這樣被對待的。這是他熟悉和習慣的方式。

他的觀念和做法在中青年父母中有代表性。

父母爲什麼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爲什麼需要“鎮”住孩子呢?這樣的觀念背後,有着對孩子怎樣的想象?又隱藏着怎樣的親子關係認知?

父母之所以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無非是爲了便於管理。我們想象,因爲孩子懼怕自己,就容易做到令行禁止,無須花時間瞭解孩子“不正確的”想法、體會孩子“幼稚的”情緒,不需要解釋、溝通、協商以至於達成共識,甚至根本不需要達成共識;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也就是說言行不符合家長的意志,施以言語打壓、暴力處罰,就可以達到糾正的目的。

這是一種專制主義的養育方式。

在養育哲學的意義上,大多數中國父母是程度不同的專制主義者。

反抗是孩子生命成長的必須

在當今世界,專制獨裁的名聲不好,屬於政治不正確,中青年家長很難把自己同專制獨裁聯繫起來,自我感覺良好,以爲自己開明、民主。事實是,我們常常知行背離。

肖肖留學海外名校,一個學年下來,多門功課掛科,情緒崩潰,瞞着父母,放棄了學業,還斷絕了與父母的聯繫。終於在本市的出租屋找到他時,父母既驚且怒,他的一句話讓崇尚自由、民主的父母無話可說:“你們什麼時候給過我自由、民主?!”他控訴父母不愛他、不信任他,列舉了父母在他小時候威脅不要他、關他黑屋子、扔掉他喜歡的書、強行要他去他不想去的學校等諸多“暴行”,指控他們否定他的看法,強加他們的觀點,讓他失去了朋友……,以至於“聽見我媽的聲音我就感到毛骨悚然”。

專制的養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有效,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高段、初中,就開始遭遇孩子的抵抗,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已經力不從心了。我們驚呼孩子“叛逆”了。

所謂“叛逆”,無非犯上作亂的意思,這個詞本身已經預設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彼此權力不對等、身份不平等的意識。

我有不同的看法。

“叛逆”之說弄錯了親子衝突的根源,打錯了板子,誤導了父母,是典型的父母生病,孩子喫藥。實際上,沒有叛逆,只有父母不適當地對孩子空間的介入、干擾,不尊重孩子的主體性,壓抑孩子的權利、壓制自由、天性,不講公平、正義,孩子纔會不服從,進而反抗。

如果你的孩子反抗你,我得恭喜你!反抗是生命成長的必須。孩子有反抗的意識和能力,說明一切還有救。

孩子對父母有力、成功的反抗意味着對父母遮蔽和壓迫的超越,對父母經驗、認知天花板的突破。真正在意子女成長、自我實現,而不是關心自己的權力、面子和控制的父母,一定會對子女的反對、反抗表示理解、欣賞,甚至鼓勵。

深究起來,專制主義的父母對孩子的想象是很負面的,諸如無知,容易犯錯誤;沒有獨立意志,即使有,也是壞的,因此需要打擊,必須糾正到父母理解的正確思想和做法的軌道上來;孩子還常常是懶惰、貪玩、好喫、不求上進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什麼對自己好,不關心自身前途和未來,因此需要被指揮、命令、規範、控制,不然,就要出問題、走彎路,甚至被毀掉。

家長也有意無意預設了自己的全知全能,理由無非是家長有閱歷、有知識、有經驗,不僅知道什麼是成功,還知道通往成功的直路,因此,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道路走,按照自己的指揮行事,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進而言之,專制獨裁式家長的觀念中,父母生育、養育子女,對孩子有恩,子女從屬於父母,彼此是主從關係。實際上,不少父母在抨擊子女反叛時,都會說這麼一句:“生你、養你,喫着我的,用着我的,還不聽我的話!”——前述那位心理崩潰的女生爲什麼提出不想花父母的錢,爲什麼小小年紀就想要打工?因爲她專制獨裁的父親常常拿“養”她這話壓她。

懷揣居高臨下的心態,很多父母忘了子女有自尊心、尊嚴,對子女說話,態度、語氣、用詞、用語,常常尖酸刻薄,好比語言的子彈、原子彈,即便對仇敵也不過如此,卻美其名曰“恨鐵不成鋼”、“都是爲你好”,掩蓋情緒失控、簡單粗暴的真相。那其實是不敢誠實面對自己,爲自己開脫的遁詞,典型的自我美化自我感動,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愛孩子的初衷固然毋庸置疑,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愛最重要的不是表達,而是感知、接受。

很多父母可以認同吼叫、打罵是專制行爲,殊不知,對孩子隨時的指揮、命令、否定、論斷,同樣也是,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思想侷限也會很嚴重。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爲,專制主義養育方式不利於兒童自由而充分的成長,壓抑兒童天性,他形容好比是給兒童穿上一件緊身衣,容易導致兒童人格問題、心理障礙。

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姆區分了 “專制獨裁的良知”與 “人文主義的良知”。前者乃是兒童將父母等外在權威確立的戒律,內化爲自己的心聲。這種良知不是基於個人自己的價值判斷,而是爲了獲得獎勵和害怕懲罰所採取的權宜之計——難怪很多孩子沒有找到自己的聲音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也難怪有些孩子小小年齡就成了兩面派,當着家長的面一個樣子,揹着家長的面另一個樣子。

相反,“人文主義的良知”則不受父母制裁與報償的影響,是存在於兒童個人心中真正自我的心聲,是對自我的真誠關愛與肯定,有助於個人完整人格獲得健全和諧的發展。

誠哉斯言!除了兩位思想家談到的對孩子個人人格的負面影響,專制獨裁式養育還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與衝突。

當代中國父母的養育思想正處於傳統專制主義向現代人文主義的過渡階段,固然接受了一些人文主義的養育理念,實踐中仍呈現出濃厚的傳統家長制、專制獨裁色彩,而我們的孩子,有更高的自由意識和權利要求。

曾經接訪過一對母子。

兒子小勝上初三,成績優秀,老師欣賞,是同學中深孚衆望的班長。然而,媽媽眼中的他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不學習、沉迷網絡遊戲、夜不就寢,粗言穢語罵媽媽、把媽媽推倒在地、扭傷媽媽手腕、把媽媽鎖在家門外,還懟外婆、罵舅舅、打姨夫……在媽媽口中,他冷漠、殘酷、沒有人性,“是個人渣”,她甚至擔心兒子會要了她的命。

一個優秀的好學生、好班幹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媽媽歸咎於孩子迷戀網絡,失去人性。

兒子沉迷網絡、怠於學習,跟他與母親日益嚴峻的衝突,不是因果關係啊?

不學習、迷戀網絡遊戲就算了,爲什麼不認媽媽?爲什麼罵媽媽腦殘?爲什麼說“你聽不懂道理,我只有用拳頭說話”?

兒子頭腦錯亂、有精神病嗎?

沒有。

從小就這樣嗎?

不是。

她開始回憶母子關係變化的節點性事件。

半年前,兒子夜間開始鎖門睡覺,她怕兒子踢被子、感冒,需要進屋給兒子蓋被子(其實是爲了監督、窺視他,防止他不好好做作業、看小說、打遊戲吧?她羞澀地承認),堅持要兒子開門睡覺。幾番爭執不下後,趁着兒子上學,她叫來弟弟,把兒子房門的鎖芯給取了。兒子放學回家看到門鎖沒了,立馬暴怒了。

推倒她、扭傷她,都發生在兒子要上網,她強行斷掉網絡的時候。

母子交火的另一個事件是,未徵得兒子同意,母親把兒子小姨贈送他的iPad交給班主任老師,母、子和老師簽了一個三方“協議”:iPad由老師保管,待中考取得理想成績後交還……

我理解了爲什麼兒子罵媽媽是“強盜”、 “腦殘”,爲什麼兒子覺得外婆、舅舅、姨父不可理喻,因爲他們是非不分、不講道理,還非要強加他們的漿糊邏輯,諸如,無論如何,她是你媽;你媽都是爲你好;你媽養你不容易,你忘恩負義;你比弟弟大,所以你必須讓着他……

透過媽媽的敘述和與兒子的交談,我看到一個權利意識覺醒,要求講道理、講公平、辯是非,要求擁有學習、休閒、作息時間安排自主權和個人隱私、個人空間的少年。

他媽媽沒有聽見他最激烈的怒吼,“不把我逼到動手,她就不會閉嘴”,他訴諸暴力,對媽媽“揭竿而起”。

通過交談,媽媽認識到了自己是問題的根源,減少了對兒子的干預,尊重他的自由和自主權,母子關係自然就緩和了,不到三個月,孩子就主動告別了遊戲,恢復了正常作息時間和精神風貌,順利考上了本校直升。

面對專制家長的控制、逼迫,長久忍耐的那位女生崩潰了,父母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責、追悔和痛苦;選擇反抗的男生卻爭到了自己的自由、自主,被逼之下,他的媽媽退回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兒子、母親各自安好。

解決之道——人文主義養育模式

中國式養育的危機,是父母專制養育所致,解決之道是人文主義養育思想及其支撐的權威型養育方式。

作爲一種哲學思潮和世界觀,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靈魂,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進步思潮,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

教育領域的人文主義,指以人文主義哲學與世界觀指導教育實踐。

西方的人文主義教育經歷了古典人文主義教育和現代人文主義教育。

最早的人文主義教育以個人主義爲核心,提倡以“人”爲中心,歌頌“人”的價值和力量,反對封建教會宣揚的神性至上;要求自由、平等和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級制對人的壓抑與束縛,提倡科學,推崇理性等,對當時的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盛行的一種教育思潮,它繼承了西方歷史悠久的人文主義教育傳統,以現代人文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爲基礎,着重強調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價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實現”爲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教學方法。

還孩子自由,對孩子放權

西方人文主義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歷史悠久,不僅深刻影響到學校教育,也影響到父母的養育實踐。西方父母普遍把孩子視爲人格上與父母平等的人,從小把孩子作爲平等、獨立的個體對待,西方孩子擁有更多的獨立、自由、自主;父母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體罰孩子是違法行爲,家長也很少吼叫孩子,對子女的命令、控制、指揮、壓抑比較少,親子關係中,民主、協商、溝通、傾聽、孩子自主比較多。

西方科學技術發達,發明創造領先世界,不僅與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和實踐息息相關,也與人文主義養育思想和實踐密切相關,個人有了更多自由成長、自由發展的可能性。而因爲有了親子之間的平等、獨立、尊重,他們的親子關係也更輕鬆,彼此掣肘更少。

無論教育還是養育,中國還沒有經歷過像樣的人文主義洗禮,既面臨着清理和擺脫傳統家長制、等級制、家長專制獨裁這些基本上屬於西方古典人文主義時期的任務,也需要借鑑和整合西方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我們的父母敢於破除那些自以爲是的自我認知和親子關係想象,尊重、平等對待作爲另一個生命的孩子的人格嗎?敢於對孩子放權,敢於承認孩子離不開自己指揮的想法其實是虛妄和投射嗎?

斯坦福大學教授特瑞•卡塞爾認爲:“父母就是拿來愚弄和蔑視的……即使是最受尊敬的傳統也是用來突破的;創造力理所當然存在於個體而不是羣體,在於青年而不是老人……在象徵意義上和其它方面,個人權利的伸張不可避免地始於孩子最初對家長的反叛。”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傳統經驗失靈的今天,卡塞爾的話可謂振聾發聵。孩子越對我們言聽計從,就越可能被我們的觀念和經驗侷限。

如果可以在養育中貫徹人文主義基本精神和教育思想,允許孩子獨立、自由,不是把孩子的不同意見和感受視爲需要“鎮壓”、“糾正”的行爲,而是鼓勵自由思考、辯駁,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做決定、承擔責任的能力,那麼,當今中國式養育中的主要問題、親子關係問題,可以得到極大的改善,有助於我們養育我們希望的那種孩子,收穫我們喜歡的親子關係。

毋庸爭辯,這同時也是爲社會培養更積極有爲的公民和推動社會進步的生力軍。

(注:作者系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自媒體“樂見島”特約作者,旅美獨立學人,關係—交流研究者。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責任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