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我國已有遼寧瀋陽(8月3日確診)、河南鄭州(8月16日確診)、江蘇連雲港(8月19日確診)、浙江樂清(8月22日確診)、安徽蕪湖(8月30日確診)五個地方發生非洲豬瘟。豬瘟頻現,將對生豬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疫情對疫區豬價的影響

圖1 8月疫區省份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漲跌

從圖1 可以看出遼寧豬價從8月3日發生疫情後漲跌調整,截至今日,豬價下跌0.75元/公斤,現在豬價趨於穩定。主要是因爲遼寧是生豬主產區,疫情發生後,外調受限,當地生豬供應量較多,隨着疫情有效控制,當地部分屠宰場恢復生產,生豬市場恢復正常。

河南地區屬於生豬調出大省,2018上半年生豬出欄量躍居第一,短時間受疫情影響較大。疫情發生後漲跌調整幅度較大,自疫情發生當日起,豬價共計下跌0.65元/公斤。

江蘇自發生疫情後,截至今日豬價下跌0.4元/公斤。疫情後,養殖戶出欄積極,生豬供應充足,豬價小幅調整,目前豬價穩定。

浙江發生疫情後,截至今日豬價上漲0.6元/公斤,浙江和江蘇雖然都是調入省份,但浙江的生豬存欄比較少,據2018上半年各省生豬存欄排名顯示,江蘇生豬存欄量排名第6,浙江生豬存欄排名第7,並且浙江上半年生豬出欄量下降10.6%,存欄量下降7.1%。而浙江的消費比江蘇的消費較多,所以浙江與江蘇在疫情發生後豬價變化不同。

安徽上半年生豬出欄量較低,未排至前11名,需要調入生豬,而河南、江蘇均是疫情發生地,安徽調入量減少,預計安徽豬價受疫情影響變化不大。

9月豬價何去何從?

圖2 8月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

8月接近尾聲,豬價未能畫上圓滿句號。安徽蕪湖30日再現疫情,生豬調運依然受阻,局部地區豬價可能小幅上漲,支撐全國均價。

但是隨着天氣轉涼,豬隻日增重增加,生豬供應量增多,並且豬肉價格小幅下滑,終端消費一定程度受疫情影響,後市風險增加,建議養殖戶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安排出欄節奏。

9月上旬全國均價會適度上漲,但漲幅不大,下旬存在下跌風險。

現在是疫情高發期,建議養豬戶朋友做好封閉式飼養和消毒管理工作,同時由於秋季來臨,晝夜溫差加大,也要做好豬場通風和保暖措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