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假如你正在進行一項投資,在你即將投入10萬元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利空消息,如果你繼續這筆投資,很可能會虧損。你還會繼續嗎?相信很多人都不會。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不過,在你已經投入5萬元之後得到消息說,如果繼續跟投5萬,有一半的幾率會虧損,一半的幾率會盈利,而已經投入的那5萬又無法收回,你還會繼續投入嗎?相信很多人都會繼續。他們會認爲,已經投入5萬了,再怎麼樣也得試試看,說不定運氣好,就可以收回這些成本。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聽: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在經濟學中,我們把那些已經發生、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稱爲"沉沒成本”,也就是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人的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會白白損失掉。

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我們的決策,然而,挽回成本的心理作用往往在博弈中讓人做出非理性的決策,從而導致更大損失。博弈論專家經常將這種困境中的博弈稱之爲協和謬誤。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如果你炒股,那麼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你買進一隻股票,股價下跌了,於是你又在這個價位買進,本想着可以“攤平”,可是它又下跌了······本來你再次購買的本意是減少損失,可是卻越陷越深!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摩托羅拉的銥星項目就是沉沒成本謬誤的一個典型案例。摩托羅拉爲這個項目投人了大量成本,後來發現並不像當初想象的那樣樂觀。但公司的決策者一直覺得已經在這個項目上投人了那麼多,不能半途而廢,所以仍苦苦支撐,以至於後來摩托羅拉爲此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協和謬誤造成的困境告訴我們,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增加,你越來越感到喫力的話,應該及時放棄,否則,你的身心將被徹底拖垮。選擇放棄,可能只會摔個跟頭,但如果不放棄,那就很可能會摔下懸崖。

所以,不要爲打翻的牛奶哭泣,做一個敢於放棄的聰明人。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協和謬誤造成的虧損和傷害你經歷過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想看《口袋裏的經濟學》的往期內容,

您可以到經濟之聲微信公衆號的

菜單欄裏查看!

爲什麼越虧損,越容易虧損?丨協和謬誤

精彩回顧:

責編、播講:唐 婧

編審:劉志軍、李 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