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简简单单的书,来的相当不容易。

今天馆长带你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了解千年的印刷史!看一本书的前世今生!!

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一个充满无数印刷故事的地方!

这可不是一节无趣无聊的课,而是一节大大的文化和技术课,让我们带着好奇的探究心去体会中国印刷历史与文化,去寻找文明的源头。

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大兴黄村,总建筑面积为7871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它全面展示了各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印博先后被确立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即:中国古代印刷展厅、近现代印刷展厅、综合展厅和印刷机械展厅。另还有“纸币证券印刷”、“邮票印刷”、“绿色印刷”、“馆史展”和“中华出版文明精品展”等几个专题展室,系统展示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历史。

从三层古代源头馆开始,不仅可以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等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而且可以看到最早的书籍形式和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以及笔墨和纸的发明、发展。这个展厅最吸引人的是对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介绍,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和脉络,详细记录了这两大印刷术发明和发展的始末。

当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印刷术和造纸术外传图时,不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所震撼和折服,也为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二层是近现代馆,既全面介绍了19世纪中叶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等近现代印刷术传入与发展,也详细讲述了我国民族印刷业和相关工业的兴起,同时还展出了新中国50多年来印刷及相关工业现代化的历程。另外,在这个展厅还特别开辟了3个专题展区,即纸币印刷展区、邮票印刷展区和港澳台印刷展区。

现代馆图片

一层大厅是数字技术馆,重点介绍王选院士及其团队发明的计算机汉字处理技术。这不仅解决了计算机处理汉字的世界性难题,也消除了对汉字是否可以生存于信息时代的质疑,实现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此外,这个展厅还展示了数字印前技术、数字按需、可变数据、个性化等印刷新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流程等。

印刷设备馆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目前已十分稀少。其中包括早期的手扳式铁制印刷机、铅字铸排机、手动照排机,以及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重达45吨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1892年奥地利生产的石版印刷机等。

精品典藏:

博物馆特色: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世界印刷行业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宗旨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①源头古代馆;②近现代馆;③数字技术馆。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指南:

乘车线路:乘坐 地铁2号线(内环)(或 地铁2号线(外环)), 在 宣武门站 下车 乘坐 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方向), 在 公益西桥站 下车乘坐 大兴线, 在 清源路站 下车(A口出)210米步行至 中国印刷博物馆

自驾线路:

1) 沿京开高速公路行驶11.9公里,从大兴城区/黄村出口离开 部分路段收费2) 行驶220米,直行进入S2153) 沿S215行驶250米,右转进入清源路4) 沿清源路行驶1.3公里,右转5) 行驶70米,右转6) 行驶90米,右前方转弯7) 行驶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这就是充满魅力的中国印刷博物馆!

网友参观后的感慨:“久久的沉浸其中,反复咀嚼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印刷历史和文化。让人由衷地感慨,这片华夏热土不仅是“文明之母”印刷术的发祥地,更承载着无数印刷人的梦想和未来。

世界那么大

刚好在这个小小的对话框里

遇见你们

全球博物馆

开阔你的视野

晚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