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戴爾回來了,壓力也回來了。未來,也開始變得不確定了。

  作者:Chaim Gartenberg

  譯者:彎月

  文章來源:CSDN(CSDNnews)

  五年前,戴爾公司對外宣佈退市並收歸私有化,引起了業界的巨大轟動。而這也是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在經歷了慘痛的2012年之後,被迫做出的選擇。

  1

  全球PC出貨量嚴重下滑,戴爾被迫退市

  從2011年開始,全球PC出貨量持續下滑,同時電商的發展也衝擊了戴爾的直銷模式。據戴爾公司2012年的財報顯示,其全年收入下降了七個百分點,利潤也下跌了很多。此外根據戴爾提交給證監會的一份文件也顯示,Windows 8個人電腦的銷量與微軟和其他硬件合作商對下一代操作系統的預期相去甚遠,硬件銷量也在降低:像XPS 14這種雜而不精的設備沒有打動任何消費者,而預裝了Windows RT的XPS 10也遠遠沒有像iPad那樣給戴爾公司帶來任何成功......與此同時,華爾街也在要求戴爾不斷分拆業務,以獲得資本回報。來自經營利潤和資本運作的多重壓力下,戴爾公司只能被迫考慮轉型。

  2013年,CEO邁克爾·戴爾向股東提出了250億美元的買斷計劃,將公司收歸私有,個人持股比例增加到75%。

  這一退市之舉爲戴爾公司的轉型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從而使得後者避開了公衆的關注,也避免了投資者的壓力,可以重新思考公司的未來和定位。

  2

  收購EMC給了戴爾新生,但也帶來了高額債務

  快進至2018年,戴爾公司的前景似乎好了很多。現在戴爾的估值大約是700億美元,約是五年前收購價格的三倍。此外,蟄伏了五年的戴爾公司又在謀求上市了。據路透社等媒體上月報道,戴爾將通過發行新股或現金置換的方式收購旗下控股公司VMware追蹤股票,且交易總規模近220億美元。而此舉也意味着,在完成私有化交易五年之後,戴爾公司將再次上市。

  這個轉變令人十分震驚——戴爾和投資夥伴Silver Lake將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戴爾公司再次變成了一個企業巨頭。

  不過很顯然,重返成功的道路並不總是輕而易舉的。從戴爾給證監會就收購EMC一案提交的文件來看,在公司轉爲私有之後這幾年,其公司財富似乎並沒有太大變化。據外媒Business Insider當時報道,(戴爾公司私有化之後)年收入僅增加了大約兩個百分點,而淨利潤也從2013年2月財年結束時的24億利潤變成了2015年1月的12億虧損——戴爾公司還在賣電腦,但僅靠個人電腦已經無法支撐整個公司的生存了。

  但是對EMC的收購改變了這一切。2015年10月,戴爾宣佈以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這也成爲了科技板塊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案。

  這次收購給了戴爾新生,根據戴爾公司最新的季度財報(2018年7月發佈)顯示,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戴爾新的企業部門,由戴爾舊的企業解決方案集團和EMC的資產合併而成)的綜合收入和EMC在VMWare中的股份已經大大超過了戴爾的客戶解決方案集團(即原來賣電腦和外設的舊戴爾)。

  (圖片來源:Forbes)

  換句話說,與當年戴爾收購EMC時相比,舊戴爾公司的利潤略微下降了。但同時,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的利潤卻翻倍了。

  但邁克爾·戴爾的這種操作是有代價的。儘管收購EMC給作爲企業巨頭的戴爾打了一針強心針,但它的代價就是在2013年私有化買斷債務的基礎上,又給戴爾增加了450億的債務。也就是說,在戴爾公司宣佈重新上市的時刻,其債務已經高達了527億。雖然戴爾這幾年來一直在努力償還債務,但據Gartner的研究主任Craig Lowery表示,“他們通過Dell和EMC的合併展示了價值,但他們的債務依然很多,而且財務也非常複雜。”

  3

  戴爾重新上市,目的之一就是應對雲市場之爭

  如此巨大的債務正說明了戴爾重新上市的原因:通過讓自己上市來籌集股份並尋找新的投資者,來更好地管理並減少債務。據Lowery說,戴爾通過私有化完成了應該做的事情,而現在“是時候重返市場了,獲得更多的公開股份,供未來收購使用,並支撐公司在雲服務方面的競爭。”

  戴爾重新上市的計劃也十分謹慎。邁克爾·戴爾和Silver Lake的特殊股份可以保證他們的主要投票權。新的投資者當然能獲得所有應得的利潤,但這種方式可以讓邁克爾·戴爾比絕大多數傳統的上市公司擁有更多的控制權。

  雖然戴爾想要抓住任何機會在私有化之外進行發展,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邁克爾·戴爾似乎依舊希望他能掌握公司的絕對控制權。這種控制權在過去五年內給戴爾公司(和邁克爾·戴爾本人)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根據財經時報的估計,邁克爾·戴爾原來的40億美元投資已經翻了幾倍,現在價值320億美元。重新上市的戴爾依然會讓邁克爾·戴爾處於最有利的位置,他依然是公司的首腦,依然擁有私有期間的一切好處,但與完全私有相比卻減少了許多風險。

  但關於未來還有很多問題。邁克爾·戴爾也許依然在控制着公司,但從過去五年的整個行業來看,個人電腦的銷量依然平緩,甚至在降低——儘管戴爾的銷量並沒有發生太大波動。此外,雖然戴爾新成立的企業硬件和數據中心業務也許能把公司從生死線上拉回來,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從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來看,越來越多的公司不再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而是朝着戴爾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微軟、Salesforce等提供的雲服務方向發展。

  Lowery進一步指出,戴爾現在重新上市也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戴爾,還是那些銷售數據中心(如服務器、存儲、網絡等)的競爭者,都面臨着巨大的壓力。這個領域將會有大規模的合併,因爲整個世界毫無疑問地在朝着雲服務方向發展,特別是AWS、微軟的Azure和Google等。所以,我認爲在一兩年之後,他們再想做現在的事情就會非常困難。”

  寫在最後

  我們還不清楚戴爾是否在這個輪迴中得到了豐富的經驗:公司能否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能否擴張到新的領域並預測到新的趨勢?或者,我們在未來十年內會看到戴爾再次退市以治癒傷口?或是再找到另一條免於失敗的路?......

  Lowery說:“他們在物聯網方面有了一些概念,並在試圖尋找方向,但他們要想進行下去,就必須與公有云服務商更好的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至少現在,戴爾回來了,壓力也回來了。未來,也開始變得不確定了。但根據過去幾年的情況,我們可以說,至少在邁克爾·戴爾執政期間沒人可以輕視戴爾。(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本文編譯自作者Chaim Gartenberg的《RISE OF ENTERPRISE》一文,原鏈接:

  https://www.theverge.com/2018/8/13/17644234/michael-dell-enterprise-technology-consumer-laptop-private-public-emc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