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放手一搏 國足放手一搏

北京時間1月16日晚21時30分,中國國家男足將迎來2019亞洲盃小組賽最後一輪賽事,對手是韓國隊。雙方均已提前出線,此戰在爭奪小組頭名的目標下均迎來了輪換調整的機會;韓國隊在多個方面形成優勢,而中國隊擁有着"打平就獲頭名"的決定性利好;控制力是國足的關鍵點,對手謀求亂中取利,國足必須穩住。

小組賽前兩戰中國隊2-1吉爾吉斯斯坦、3-0菲律賓,韓國隊1-0菲律賓、1-0吉爾吉斯斯坦,中韓兩隊均以2連勝提前鎖定出線權,這爲雙方在小組最後一輪賽事均提供了輪換調整乃至留力的空間,相應情況在正式性洲際大賽上往往是要被積極利用的,這同球隊的狀態調動與保持、後續賽事節奏感等有直接關係。

  已出線、爭頭名 中韓面對相同考驗

而從強調比賽重要性的層面看,中韓兩隊顯然都不想因這場比賽影響此前連勝所形成的良好勢頭;此戰更事關C小組頭名的歸屬,根據賽事規則,獲得C組頭名的球隊理論上可以在1/4決賽避開亞洲足壇絕屬強大級別的伊朗隊(現世界排名第29位,亞洲唯一一支世界排名進入前40位的球隊),這對展望後續淘汰賽前景是有一定意義的。

在國足提前鎖定出線權後,裏皮已表示最後一輪會考慮輪換,傷病與黃牌在身的球員都有可能休息調整。類似的課題也擺在韓國隊面前,韓國隊也有傷病與黃牌球員,更以剛剛歸隊的孫興慜爲關鍵點,韓國方面針對孫興慜是否應該在對中國隊一戰中出場也展開了熱議。

已鎖定出線權的情況下何種力度投入、得到何種結果、對後續比賽會形成何種影響,相應看點是對中韓兩隊的共同考驗。並非必須盡全力一搏的比賽,相對輕鬆的氛圍與心態下將更考驗雙方的客觀實力,以實戰發揮與結果爲根本,對球隊總體佈局、應對與掌控能力等將形成全方位考覈。

因此可以說,這一次看起來相對輕鬆又顯微妙的中韓戰,將是對雙方國家隊層面的一次全面比較。

  韓國佔多重優勢 國足有決定性利好

中國隊現世界排名第76位,亞洲排名第7位;韓國隊現世界排名第53位,亞洲排名第4位。排名的對比已很清晰,韓國隊更是連續征戰世界盃的亞洲代表性球隊,亞洲盃這樣洲際大賽的經驗明顯比中國隊豐富,加之其在亞洲範疇內的優勢心態以及過往總體交鋒對中國隊形成的心理優勢,對陣中國隊時在多方面都能形成一定利好,對中國隊來說就是在多個方面體現出了難度。

而中國隊也有非常明顯的利好:此戰打平就能獲得小組頭名。結合多方面情況看,這個利好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國足的要點就是能否充分把握住這個利好條件,此戰就是以"拿到小組頭名"爲根本目標,在此基礎上尋求更理想結果。

陣容進行輪換,尤其是關鍵位置的核心球員進行輪換,必然會影響到球隊的實際戰力,尤其是在中韓兩隊對比中處於相對下風的中國隊,陣容輪換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是很難預估的。反過來說陣容輪換的力度要儘可能地拿捏好,這將是關於此戰關於裏皮的最基本看點之一。

  "控制力"是國足頭等大事

爭取拿到小組頭名,爭取對韓國隊收穫理想結果,結合洲際大賽的實際需求,中國隊在這場比賽明顯還有更爲重要、也是最顯決定性的目標:延續乃至提升小組賽來體現出的控制力。

小組首戰對吉爾吉斯斯坦隊的下半場,國足在做出陣型與換人調整後明顯提升了比賽控制力,自身運轉感覺與節奏,陣型保持、中前場壓迫上搶以及中後場補防協防等,整體性地形成了較爲有效的控制。此後對菲律賓隊的比賽中,國足的控制效果還有進一步提升,攻防兩方面都較爲清晰地打出了自身套路,攻防之間的平衡感更值得一提,因此國足的表現得到各界輿論的好評。

接下來面對韓國隊,中國隊的控制力將繼續是比賽的主要看點。顯然韓國隊在攻守兩方面都將給中國隊施加更大壓力,製造更大麻煩,難度升級時國足還能否體現出自身的攻防水準,必然是以控制力爲決定性因素。在對手持續衝擊時能否穩住防線,從而在防轉攻中打出自己的威脅性,反過來說在持續衝擊與陣型前壓時能否保持好防線穩定性,無論是具體看待某環節還是將各環節捏合在一起,比賽的真實控制效果與執行力都是決定性的。

從球員個體來看,韓國隊陣中具備個體衝擊能力與實戰效果的球員數量要相對更多,這一方面是由客觀實力所決定的,也同技戰術與心態有關。當對手在個人突破、貼身逼搶等環節中試圖展示個體優勢時,中國隊嘗試以個體能力進行對峙的難度與風險均較大,相對更爲可靠的當然是整體協作,因此處理球的合理性與陣型空間的保持至關重要,這是體現出控制力的前提條件。

  近三次交鋒成均勢 國足要穩住!

韓國隊突出着逼搶壓迫、奔跑衝擊的傳統特色,其用心非常明確,就是通過主動與持續施壓帶亂對手,從而在亂中謀利。避免自亂陣腳就是中國隊此戰的最基本要求,面對對手施壓時要儘可能避免失誤犯錯,在周旋中保持住對峙能力,就能直接放大韓國隊的比賽難度。相關情況在2018世界盃預選賽亞洲12強賽階段的兩次交鋒中就有着很清晰的借鑑線索。

2016年9月1日,12強賽首場比賽中國隊客場2-3負於韓國隊,該場國足表現呈現了一定起伏,面對孫興慜這樣的個體強點時國足確實有些喫力,但孫興慜的強突傳中並沒有直接摧毀國足防線,國足連續失球的關鍵點都是"後點保護不利",這同當時球員狀態問題乃至用人選擇有着直接關係。那場比賽是韓國隊發揮的有多好麼?顯然不是,該場的韓國隊同樣暴露出了緊張以及慢熱等問題,國足的失利就是因爲自己沒有做好。該場比賽後段,孤注一擲的中國隊甚至一度以衝擊壓制住了韓國隊,還曾獲得扳平比分的良機。

2017年3月23日,12強賽次回合交鋒中,中國隊憑藉于大寶的進球主場1-0戰勝韓國隊,該場比賽國足最值得稱道也是最關鍵的勝因就是較好地控制了比賽,較好地做到了自己所能掌控的方面,沒有因失誤犯錯與露出破綻而讓對手得利。

2017年12月9日東亞杯上雙方戰爲2-2的比賽也可借鑑,該場韓國隊製造出了較多進攻機會,一度還形成了壓迫場景,而中國隊在相對被動的局面中並沒有被打亂陣腳,耐心周旋中通過韋世豪與于大寶的入球收穫平局。

因此雙方此次再戰時中國隊的關鍵字就是"穩"。面對對手的兇狠逼搶、合圍壓迫以及快速衝擊,必須要儘可能地體現出應對穩定性,這樣才能打出控制力,從而產出同對手對峙的戰鬥力。中場將繼續是中國隊的決定性環節,防守到位率與合圍效果,層次保持與對落點的有效控制,等等,有了中場的有效控制,中國隊纔可能提升防守穩定性以及組織出有效進攻。裏皮圍繞中場的佈局與球員表現是此戰重中之重。

韓國隊對菲律賓與吉爾吉斯斯坦的比賽內容說明,當前這支韓國隊的中後場穩定性並不突出,後場乃至禁區腹地均曾被對手製造過威脅攻勢,中國隊如能平穩發揮,必然會迎來自己的得分機會,首先這同向韓國隊施壓的力度有關,也同球員個體表現有直接關係,在敢於展示的同時儘可能保持合理性與實效性,大賽對陣韓國隊這樣的比賽對於球員個人實力檔次也有着更爲清晰合理的判定。把握戰機的效果將繼續是中國隊的關鍵課題,儘可能做好這一環就能直接放大國足打好此戰的希望。

(木之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