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老師爲啥願嫁刑滿釋放“殺人犯”

溫海萍妻子:深入瞭解後,越來越相信他的人品,越來越認同他,所以才願意嫁給他

溫海萍64歲的母親也不相信兒子會殺人,申訴路上,她曾露宿街頭沿街乞討,歷經磨難

16年申訴,300多封血書,泣血喊冤,江西的溫海萍從一個24歲的文藝青年,變成一個40歲大叔,失去16年零2個月20天的自由。2019年1月12日,今日頭條刊發華商報連線報道後,截至13日中午,閱讀量已達132.4萬,成爲爆款文章。多位網友留言表示,希望檢方儘快完成複查,啓動抗訴。

2002年2月22日,江西省農科院職工溫海萍涉嫌殺害女友被抓,此後歷經一審死刑、二審死緩,於2018年5月12日刑滿釋放。2019年1月13日,申訴代理律師羅金壽告訴華商報記者,江西省檢察院正複查該案,目前進入檢委會審覈討論程序。如果順利,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溫海萍16年申訴路上並不孤單,他說自己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被槍斃了,一切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關鍵時刻,總有貴人相助,比如說當年鼓勵我活下去,讓我邊申訴邊減刑的獄警;再比如,我出獄後沒有着落,伸手相助的朋友,還有相信我,給我鼓勵,給我溫暖的好心人,當然,還有我的老母親和妻子……”

這些溫海萍念念不忘的貴人,因爲已過去十多年,華商報記者幾日來一直嘗試聯繫未果,僅僅採訪到溫海萍的母親和嬌妻。提及母親和妻子,溫海萍說,“這是我現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位女性”。

>>64歲母親

16年堅持申訴 給兒子第二次生命

1月13日,華商報記者撥通了萍鄉福田鎮雙源村郭賀芳的電話。提到兒子遭遇的一切磨難,勾起了這位64歲母親的傷心事,她斷斷續續向記者講述了16年申訴過程中的一些遭遇。

刻骨銘心

除夕跪地對天喊冤 哭聲驚動四鄰

2002年2月22日,聽說兒子出事,後來才知道涉嫌殺人被警察抓了,一家之主的郭賀芳當時就慌了:“過完年沒多久就出事,感覺要瘋掉了,只能趕緊四處找人,後來還聯繫律師,當時找的一位律師看過案情材料,見過兒子後說,他接不了這個案子……”郭賀芳說,丈夫在採石場打工掙錢,是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但太老實巴交,不善言辭,她因爲直言快語、性格比較潑辣,家裏大小事情還有對外張羅,都離不開她。

最讓郭賀芳刻骨銘心的是2003年的春節,除夕那天,按照萍鄉當地習俗,全家人要先掃墓祭祖,然後祭拜天地、菩薩,但看到別人家的團圓,而自己的兒子身陷牢獄,他們全家哪有心思過年,“我們夫婦倆跪在院裏,祈求老天爺保佑我唯一的兒子平安,我跪地對天喊冤一個多小時,悽慘的哭聲驚動了周圍的鄰居,他們進來勸慰我們……”

艱難申訴

因差五毛錢車票被趕下公交

1978年6月出生的溫海萍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兩個妹妹。郭賀芳知道兒子本分,做不出殺人的事,全家人一合計,決定爲兒子伸冤。從2002年開始,郭賀芳踏上了申訴路,其間喫盡苦頭。

爲了給兒子攢錢請律師打官司申訴,夫妻倆省喫儉用,郭賀芳多次隻身前往南昌和北京,經常身無分文而露宿街頭。“我甚至沿街乞討,最多的一次,要了200多塊錢,我還喫別人喫剩下的麪條……”

郭賀芳抽噎着說,16年來打官司申訴已經花了20多萬元。家裏出事,世態炎涼,很多親戚也變得很勢力,郭賀芳上門借不來錢。有一次遞交完申訴材料,她在返家途中乘坐公交車,車上一位相識的親戚是售票員,就因爲郭賀芳差五毛錢車票,將她趕下車,最終她只能走路回家。

談論兒媳

兒媳很能幹,她非常喜歡

郭賀芳告訴華商報記者,對於海萍遇害的前女友,她有印象,因爲畢竟兒子牽扯這個案子。“兩人談對象時海萍有一次拿照片讓我看過,姑娘長相一般,也從沒領回過家裏來。”

對於溫海萍現在的新婚妻子,郭賀芳說,她非常喜歡兒媳,兒媳很能幹。“一看就是勤快踏實過日子的人。”

郭賀芳說,她和老伴年紀都大了,害怕孤獨,不忙時就喜歡翻看家裏的老照片,每次看到海萍在江西農大的照片,想想兒子的遭遇,都會抹眼淚。郭賀芳說,兒子在江西省農科院原來打算公費考研究生,但因爲揹負這個罪名差一點丟了性命,而且連工作都沒了,真是被害得很慘。“我希望政府不要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新年心願

希望宣判兒子無罪 抱上孫子

“爲了申訴,只要是救兒子的事,我都願意做”。溫海萍聽到母親這句話,激動地告訴華商報記者,“母親堅持替我申訴,相當於給了我二次生命。”這16年下來,母親消瘦了很多,唯一讓他欣慰的是,母親的身體還好,沒啥大的疾病,母親是個很能幹、很能喫苦的家庭主婦,這些年來,沒有母親,這個家早就塌了。

1月13日是臘八節,郭賀芳說眼看快過春節了,今年是他們家17年來第一個團圓年,她希望相關部門能宣判兒子無罪,希望能抱上孫子,一家人平平平安安,這就是她在新年裏最大的心願。

>>新婚妻子

“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1月14日上午,溫海萍的妻子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了兩人相識的祕密,以及爲何選擇揹負殺人罪名的溫海萍做丈夫的緣由。

妻子比溫海萍小3歲,大學學的是英語,畢業後在一所大學任教。夫妻倆2018年12月31日結婚。溫海萍透露,妻子喜歡跳拉丁舞,曾經參加比賽拿過冠軍,還帶了一幫小學員,曾教他跳拉丁舞,“她很想教我跳,說是要找個舞伴。”

從校友同鄉到夫妻

“我上初中時和他就是校友,我和他的妹妹是同一年級的同學,和他的外甥女是同桌,我從小就知道他。”溫海萍的妻子告訴華商報記者,她和丈夫是同鄉,當年丈夫和她都在萍鄉福田鎮當地一所中學就讀,丈夫比她高兩屆。當年的溫海萍品學兼優,不僅學習好,人也長得很帥氣,在村裏是出了名的好孩子,也是當時村裏唯一的大學生。

“後來溫海萍出事後,同村很多人都很納悶,他這樣性格溫柔的人,怎麼可能殺人。”溫海萍的妻子說,去年8月,父親偶然去菜市場買菜,賣菜的一位大媽瞭解雙方的情況,有意撮合,就要了電話。就這樣,她和十多年未見面的溫海萍才聯繫上。兩人第一次見面就約在一家肯德基店,“我帶我媽媽一起去的,其實我們對他的情況已經有所瞭解。”

帶上父母去相親

說起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溫海萍有些不好意思,因爲買單是一開始掃碼點單微信支付的,他當時根本不會使用,是妻子付的錢。而且,第二次見面,兩人約在一家火鍋店,“她是帶着我岳父一起來的,我們談得很開心,最後買單時,我才知道,她已經在點單時就預付了。”

對於第一次見面溫海萍就交底的說法,他的妻子表示,我們見面後互相加了微信,“我父母之前就知道他的遭遇,很同情他,以身相許,託付終身的幸福,我父母都沒意見的。”

在溫海萍的手機裏至今保留着妻子發給他的兩段話,這些話一直感動着他——

“我瞭解你這個人,瞭解你的過往,選擇和你結婚,也選擇了和你同甘共苦,並且不論富貴貧窮健康疾病都能共同承擔,我接受了這些,才和你結婚。

“老天爺煞費苦心,費盡心機地爲我們的相遇準備了16年,我相信這會是最好的安排。”

>>對話

“我需要一個終身舞伴,我們很般配”

愛上一個揹負殺人罪名的男人,需要多大的勇氣?1月14日,華商報記者與溫海萍的妻子進行了真誠交流。

華商報:作爲溫海萍生活中最重要的女性之一,爲什麼會義無反顧地選擇他?

溫妻:我第一次和他見面時也很好奇,就想詳細瞭解他的遭遇。我知道,他以前性格溫良,品行端正,根本不是那種極端性格的人。遭遇這一切後,我發現他還是積極地面對社會,努力重新想融入這個社會,而且也沒有沾染不良的習氣。我對他深入瞭解後,越來越相信他的人品,越來越認同他,所以才願意嫁給他。

華商報:你能接受他的這些遭遇嗎?

溫妻:一個人一生能有多少個16年,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被活生生地掐斷了,誰來爲他的青春買單?揹着殺人的罪名負重前行,他需要怎樣的異於常人的毅力。這件事對人的一生有很重的影響,別看他能積極面對,但只要一提起,他會痛哭流淚,我能感受他內心的煎熬和創痛,也願意和他一起承受。

華商報:你究竟喜歡溫海萍哪些地方?

溫妻:他年輕時是那麼帥氣,經歷這一切後,的確就是你報道中所說的“一臉褶子、滿臉滄桑”。但我發現他很自律,生活習慣也很好,讓人無法聯想到殺人案犯。他以前在監獄中沒事就喜歡看書,他服刑期間閱讀了很多書,像易經、瑜伽等等,這些書他都看過,我還開玩笑地對他說:“你不是坐牢,你是去進修啊”(笑)。他這個人,你交流越深,纔會發現,的確如同他的姓名一樣,他性格非常好。

華商報:聽說你們新婚後不做飯,都是到兩邊家裏蹭飯?

溫妻:是的,我們倆都不太會做飯,他最多會下掛麪,我現在還學會炒幾個菜了。平常工作都很忙,雙方的老人經常叫我們回去喫飯,蹭飯也能拉緊和老人的感情吧。(笑)

華商報:你們有啥個人愛好?

溫妻:我喜歡跳拉丁舞,既鍛鍊身體,也能塑身塑形。我曾經教他跳舞,共舞人生,我需要一個終身舞伴。他平時也喜歡運動,堅持每天早晨跑步,健身保養。他比我高,他的身材沒變形,和我這個跳舞的很般配,這也說明我們倆合得來吧,只是他現在跳得一點都不好(笑)。

華商報:臘八節一過,新年的腳步就近了。新的一年,你有啥心願?

溫妻:我們都不小了,我們計劃今年生一個孩子。我也希望他的這個案子能早日平反,他能卸掉重負,坦然面對生活。

華商報記者 李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