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慈禧太后,大家知道是近代的狠角色,除了沒有直接攬到皇帝的名號,跟實際的皇帝已經沒有任何區別,這個女強人橫行霸道時,同治和光緒從來不敢抬起頭來。

爲達到不爲人知夙願,慈禧尋來百名童男,用意暴露遭人無情恥笑

慈禧對權力極爲貪婪,把持清朝朝政達半個世紀之久,滿朝文武百官無不對她俯首帖耳,簡直到了只知道有太后而不知還有皇帝的地步。維新變法就是個例子,有人說如果當時康梁之輩沒有押錯棋,而把變法的發力點放在說服慈禧身上,也就不會有之後悽慘的結局,不過能不能說動慈禧那個老頑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總之在晚清幾十年裏,慈禧是一手遮天的。

爲達到不爲人知夙願,慈禧尋來百名童男,用意暴露遭人無情恥笑

從她個人的角度講,她的人生是成功的,到達了權力的頂峯,而也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如果這個女強人早出生幾百年也就不會揹負那麼多的罵名,然而歷史沒有如果,總之,晚清的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發展之潮流,衰敗和捱打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環節。

自從鴉片戰爭,英國用槍炮敲開中國的大門後,列強紛紛接踵而至,割地、賠款,設廠,開礦一堆不平等條件鋪天蓋地而來,誰去處理呢?當然是大清朝的當家人慈禧,面對外國殖民的侵略,這個老女人也只能畏畏縮縮卑躬屈膝,國人對她是痛恨至極。

爲達到不爲人知夙願,慈禧尋來百名童男,用意暴露遭人無情恥笑

加上在爬上權力頂峯的過程中,被慈禧屠戮之人絕對也不少,因此當暮年已至,慈禧對自己一生的功過是非再清楚不過,心虛到夜不能寐。死亡,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慈禧當然也知道,但她比別人更加擔憂的還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虧心事沒少幹,死後不得安寧怎麼辦?

於是在修建自己寢宮這件事情上,慈禧表現得非常熱心,一方面當然要求好的風水,一是爲了保存好遺體,另外也可以福澤後代,第二個方面也是她最關心的,怎樣才能不受冤魂野鬼的打擾,如果她是一個唯物論證也就罷了,人死如燈滅,死後哪管生前事。

爲達到不爲人知夙願,慈禧尋來百名童男,用意暴露遭人無情恥笑

可關鍵是慈禧不僅迷信,還很心虛,於是她四處去打聽破解的辦法,最後有人獻上一計,那就是在修建陵墓的過程中找來數百童男,讓他們的陽剛之氣驅走鬼魅。

慈禧覺得非常有道理,馬上命人找來童子數百名,在修建陵墓時出力勞作,完成這一“儀式”她也就心安理得了。

爲達到不爲人知夙願,慈禧尋來百名童男,用意暴露遭人無情恥笑

至於後來她的這個主觀目的達到沒有,慈禧死後有沒有受到孤魂野鬼的打擾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卻知道就在她死後三十多年後,她的陵墓就被一個叫孫殿英的人光顧着了,不僅墓中的珍寶被劫掠一空,而且連她本人的屍體也被拖了出來。後來呢,清皇室後人又拾回她的屍骨草草埋葬,再然後又被考古人員翻出來研究一番,如此結局是不是壞事做多了,還真的不好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