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孤獨應該是有靈性的,來得悄無聲息,確確實實已經待在自己的身邊,很久一段時間。

衝一杯調好的蜂蜜水,看水的顏色由淡慢慢被一絲絲纏繞的物質,盡染。這是我期待的味道,寡淡的水喝過很多年,總想換一種味道。但生活往往不是如此,每當有人相邀聚餐,我是不太願意參與大大小小的局。通過繁華的燈光在嘈雜的聲音下變得旖旎,我對待人情百態的看法卻有些扭曲。

我又是如此嚮往淡淡的生活,在孤獨中靜坐,有深度,有力量。

這種想法,我曾多次深深地思考,也試着去找消除的辦法,不過,越是去尋找,去融入不同的羣體,給自己收穫回來的結果越是不如意。我們希望的是,一種及時收到反饋的喜悅,一種能夠與人言說的心事,這種狀態下的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是強求。

我總來不會向任何人,或者任何事討要什麼,關於外來的事物,我能想到的,也是重要的一點,是順其自心去接收,這不是順其自然,比無慾望要多一層慾念。

慾望是壞的,它能左右着你,變成沒有確定性的確定,讓你在長行的路上發生脫軌。相比,我也逼迫着自己去擁有一些慾念,在孤獨的背後,沒有忘記自己的方向。起碼,一直以來的方向是對的,也是沒有放下的。

人總在某些時刻,或多或少的孤獨,我也有多次,被這種感受突如其來地襲上心頭。

外面的世界,是外面的,我的世界,是一縷禁錮的塵埃,但在塵埃裏,發出的光亮卻巨大無比。

02

和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層次的朋友聊天,陷入孤獨的情況都是會發生的,只是或深或淺,或久或短。

很多人會把孤獨會當作自己難熬的時期,不習慣待在一個沒人的空間裏,所有的感覺,都是一直蔓延的空蕩。像一隻漫無目的遊動的魚,無論泛起多大的波瀾,都是一樣的沉寂。

孤獨的確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悲觀會突然爬上來,消極也會一圈一圈地纏繞。人這一生,一直都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修行,孤獨帶給人的是一場苦行僧的漫旅,盡頭之處,生長菩提。

相對而言,我一般把孤獨當成自己生命中難以奢求的幸運。

相對外面遊蕩的浮躁,能讓僞裝在不同位置裏的自己,赤裸裸地呈現,站在自己的面前,進行對視和審查。那些未曾深入內心的經歷,一些被隱藏的情緒,可以任意地潑灑,無顧其他。這時候的你,就站在中央的位置,周圍星辰宇宙,都因你而轉動。

找到真正的自己,是人一直躲避的事情,在孤獨裏,我們能把優點和缺點好好翻一翻,看到已知與未知,這是何等的慶幸,比任何時候都更值得喜悅。

03

在孤獨的環境裏,我們散發出來的情緒上的問題,實則能向好的方向轉變,在內心中去享受這份孤獨,把孤獨當作一種修煉自我的機會。

我喜歡一個人的日子,黎明還沒來時,我就第一個醒來,把窗簾隨意地拉向兩個方向,不用顧忌我看向窗外的視線,我能接納的,總會日復一日地到來,就像日出朝向我的溫暖,我用心,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在不斷地獲得。

很多因爲雜亂的事情出現,糾葛着我們無法去做的目標,在這個時候,是可以去盡情朝着自己的想法和方向,不斷地付出和完善。

再也沒有孤獨,讓人形成最高意義的專注,讓人想用盡一切來得到。

從白天轉向黑夜,在時間裏享受孤獨,接受窗外冬天被雪遮蓋的稀疏梧桐,最後一隻雲雀的飛去,也嘗試傾聽遠方鳴起的汽笛,以沉下來的心,去暗想貌似在上海老街夜幕中的獨行。

從一開始,我們所面對的孤獨,就是心口上的偶遇,卻成爲我們最延綿不絕的凝思,它帶來的意義,遠比沒有孤獨的尺,要多幾寸。

本來是一種奢侈才擁有的境界,在孤獨中,我們輕而易舉就能擁有。

END

本文由專欄作者洪大甜原創發佈。

討論話題:你有時會感受到孤獨嗎?你又是如何應對的?

歡迎留言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