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怎麼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掛職副市長?)

加里·奧德曼在《至暗時刻》中炸裂般的演技,自然無可挑剔。不過看完電影半年之後,仍然深刻在我印象中的,卻是編劇虛構的一個場景。丘吉爾去議會演講時,第一次搭乘了倫敦地鐵,坐在各階層平民之中,這位出身貴族的首相,感受到了人民抵抗法西斯的決心。

有人說這個情節不合邏輯,一個車廂的市民怎麼能代表全體人民?對此,我只能說:這位觀衆,溫斯頓先生不是去查人頭數選票的,他此時只是需要一種叫“地氣”的力量。藝術應該深入生活,政治必須深入羣衆,這就像樹木萬不能與大地切割。

這幾天很多人注意到,安徽、貴州等地紛紛迎來一批掛職副市長。掛職,通俗地說就是幹部不改變原有行政關係,到其他地方擔任職務、培養鍛鍊。而這批掛職幹部中,絕大多數是中央機關幹部,到基層地市去“接地氣”。

這次大規模的幹部掛職,其實是中央一次統一行動。就在上個月,中央組織部爲了聚焦脫貧攻堅,選派了283名幹部到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和革命老區掛職鍛鍊。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貴州畢節市,這個位於黔西北的扶貧重點地區,在日前召開的人大第十次會議上一口氣任命了4名掛職副市長。這幾位副市長來自全國工商聯、上海市衛計委、證券公司等部門。這無疑將改善當地的幹部結構、調動更多資源,有助於扶貧攻堅任務的早日完成。

而安徽在這次幹部選派中,顯得尤爲引人注目。到昨天爲止,安徽16個地市中已經有合肥、蚌埠、亳州、宣城、銅陵、阜陽、池州、滁州、安慶、蕪湖、馬鞍石等11個地市都迎來了掛職副市長。除馬鞍山市尚未公佈外,這批副市長都任市委常委,在副市長中排名都在第三或以上。

?如前所述,扶貧是這些副市長最主要的任務。據已公開的分管工作安排,合肥副市長趙兵讓還兼任安徽省扶貧辦副主任。亳州副市長李勝輝,負責扶貧工作,分管扶貧局。中國證監會戴欽公掛職的安慶市宿松、太湖兩縣,本來就是證監會的重點定點幫扶縣。此外,公開報道中阜陽、宣城、銅陵、滁州等地的掛職副市長,下車伊始就已開始出席扶貧工作會議或走訪貧困羣衆。

雖然也屬革命老區,但相比其他“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安徽此次掛職副市長的選派,在規模和節奏上,都顯得更爲突出。而在這十一個地市中,合肥、蕪湖兩地尤爲不同。在趙兵讓、郭麗君此次到任之前,這兩地其實已經有中央機關掛職幹部。

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羅雲峯,去年底掛職合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排名僅次於市長凌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與羅雲峯同時掛職合肥,排名羅雲峯之後。此外中央臺辦、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彭慶恩,去年8月掛職合肥副市長。也就是說,合肥市政府領導班子中已經有4位掛職副市長。其中三位爲市委常委,排名依次在市長之後。掛職幹部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郭麗君掛職蕪湖市委常委、副市長之前,則有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培訓中心主任陳韶光,於去年底掛職蕪湖。目前陳韶光、郭麗君在市政府領導班子中排名,依次在市長賀懋燮之後。這樣的人事安排,除了讓更多中央幹部在基層得到鍛鍊之外,還有什麼深層含義呢?

相比起掛職副市長上任,昨天的輿論場中,大家分明更關心另一個頭條。安徽、山東兩地同日召開省委常委會議,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對魯煒嚴重違紀案件進行深刻剖析”。其中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在會議中要求,安徽不僅要以魯煒案件爲反面教材,還要“聯繫我省發生的陳樹隆、楊振超、周春雨等案件”,做好專題警示教育的系列動作。

單是這幾個名字,就足夠讓人回想起許多“安徽往事”。已落馬的安徽原常務副省長陳樹隆、原省政府祕書長楊敬農曾在蕪湖搭檔擔任市委書記、市長五年之久。省會合肥則有原市長張慶軍等落馬。在這樣的地市,安排中央機關掛職幹部擔任政府重要領導工作,有利於確保脫貧攻堅戰略的堅定執行、有利於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在地方不打折扣、也有利於當地政治生態的早日恢復。

巧合的是,同日召開會議以魯煒案件進行反面教育的山東、安徽兩省,也同是十八屆中央首輪迴頭看瞄準的地方。兩地後來查出的問題,不可謂不嚴重。這必然會對政治生態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中央掛職幹部的到來,肯定會爲安徽完成脫貧任務帶來助益。但歸因到底,安徽的發展,還要建立在自身政治生態的清明之上。

姬雪瑩 本文來源:團結湖參考 責任編輯:姬雪瑩_NN67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