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霍震寰问:我将我对争力的认识说出来,请你修改。初练时要先建立身体各部分的争力,如后颈与前脚,后胯与前膝,前手与后颈,前手与后手,及本身与身外建立争力,前手及前膝与身前数尺至十数尺之一点建立争力,练习时往后往上一领,上身重心向后微坐在后腿上,后胯因而与定着的前膝引起争力,后颈向上一领时亦引至后颈与前脚的争力,后胯向后带动后手引至后手与前手的争力。整个争力的动作要慢(是否初学要慢,掌握后越来越快,后来根本松即是紧,紧即是松?)两手肌肉要松,由于身体重心移后而一点点加紧,但只是稍紧而不是非常的紧?当身体的重心移到最后点之后开始慢慢移向前,而各肌肉亦然自然慢慢放松。移前时是否头与后脚有上下争力?重心前后移的距离要越小越好,最好外形根本看不出来。那么意拳是否未发之前的蓄势是紧,而发力是松呢?

大成拳姚宗勋先生回答霍震寰先生意拳书信(六)

  姚宗勋答:我将你提出的争力练习程度,将我当年摸索求劲的程序给你,以作参考。

  前手与前方(数尺或数十尺),前手与颈部后方,这三点成一线,主动在领,一争即止。要缓,不可用力,但精神要真切。

  加前手与后手相争。

  加颈后与前脚相争。

  后胯与前膝关节(前方稍下一点相争)。

大成拳姚宗勋先生回答霍震寰先生意拳书信(六)

  两膝关节相争。

  进而两脚上部踝关节相争、肩与胯争、手与脚争,直线斜交错相争,即芗老所说“无处不争”。

  “共争一中”,“中”即上下。所说的争,是用意念,开始在缓慢中体会争力,进而意念一到就争(即所谓快),在或快或缓,或松或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即“松紧紧松勿过正”的意思,“正”的含义就是适当其可。

大成拳姚宗勋先生回答霍震寰先生意拳书信(六)

关注并私信我,发送“功夫”,教您站桩,散打,太极,形意拳,等等武术养生保健的方式方法。

  你所体会的“那么意拳是否未发之前的蓄势是紧,而发力是松呢?”,你的体会是对的,要注意蓄势的紧不是绝对的,空间紧成何程度?要根据意念设想的情况而活用,原则“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大胆去摸索,不可拘谨过甚。以外在信中所提出的是对的,当然将来在提高阶段中,还有所变化,但总之原则不变。

武术大师们一致推崇的练武要诀请点击:练武要诀。择得好师——站的好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