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此去为何?踏南天,碎凌霄。”

如果你问,小时候心中第一个超级英雄是谁?或许很多人会富不犹豫地说“悟空”

《大闹天宫》里那个无所不能、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成了很多人童年心里模仿和崇拜的偶像。

对于很多人而言,悟空不仅是一个荧幕形象,与悟空有关的所有回忆,承包了我们几代人的童年欢乐与英雄梦想。

凭借《北方一片苍茫》拿下第十ー届FIRST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的蔡成

杰导演也是个不折不扣悟空迷,这一次他讲述了属于“一个孩子的悟空梦”。

短片讲述90年代《大闹天宫》首映时,男孩为了去镇上看电影,翻越山野,历经艰险,抵达电影院时却已穿越到数十年之后,在叠合的时间与骤变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经典影像。电影海报中,筋斗云如龙卷风将多个时空的元素折叠在一起,男孩挥动金箍棒,像真正的悟空一样降妖除魔,走过八十一难。

《悟空》时长8分6秒,全片创作共用时6天。这次极限创作特别感谢《悟空》背后一流、高效的团队,摄影指导何山,美术指导兰志强,声音指导李丹枫,以及敬业的职业演员和专业制片组。

构思雏形:蔡成杰 海报设计:李祺晟

蔡成杰把《悟空》的拍摄当作一次实验,他想讨论和验证的是“电影感”。什么是电影感?画面越像“大机器拍出来的”,就越有电影感吗?观众对电影感的审美是不可撼动的吗?

蔡成杰在筹备初期就放弃了模仿,他尝试发挥手机自身轻便灵活的特性,去拍“大机器拍不到的画面”,于是手机除了成为摄影设备之外,也变成了演员。

将手机扔进水中进行水下拍摄

将手机放进桶内模拟滚落视角

在许多特定的视角下,手机是奔跑者,是被扔出去的飞镖,是一滴眼泪,是上天入地的小悟空,蔡成杰笑言“我们是在虐待HUAWEI P30 Pro”。

“高温火烤”拍摄

而竖屏拍摄则是另一种对审美的挑战,它要求短片必须在形式之外,建立起其他能区别于所谓“快消影像”的气质。

如果是竖屏,观众仍然能一眼辨认出“这是一部电影”吗?这是蔡成杰所关心的。当技术开始改变一些约定俗成的定义,他希望能找到更为精准的美学方法,一面进行挑战,一面进行重建。

摄影师何山与导演蔡成杰在拍摄现场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前言中,瓦莱利曾谈论“伟大的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易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

这样的观念同样适用于当下的电影艺术创作。从操作繁琐沉重工具拍摄胶片电影到如今一部超感光徕卡四摄手机能够轻松手持拍摄,影像科技的发展让电影创作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和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