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今天的科技新聞頭條怎麼也輪不美團,無論是王欣的馬桶MT,羅永浩關聯的快如“我們想跟這個世界聊聊”,還是頭條的社交出擊,都足夠搬凳子看八卦的網友們消化。但是,美團還是借這個時間來露露臉,不惜傳說做遊戲的故事。我想要問的是,美團既然要做遊戲,爲啥不做社交?這些,能提升美團的業績麼?

出行受阻,業績受累,美團做遊戲能否從冬天走到春天?

美團不美,自己挖坑自己填!

平心而論,美團還只是一年孩子。

美團點評成立於2010年,只用了不到8年時間,在餐飲、旅遊、出行等多個領域佔據領先份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四面樹敵。

出行受阻,業績受累,美團做遊戲能否從冬天走到春天?

最令人擔心的是,此前美團公佈的2018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點評第三季度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97.2%,期內虧損833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24.6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淨額9.55億元。

看到這,相信很多朋友都要問,虧損如此嚴重的企業,是如何保持正常運營呢?實際上,美團的財報中將責任推到了收購麻拜新業務板塊上。而且,近期傳出的裁員事件中,美團也是榜上有名。

出行受阻,業績受累,美團做遊戲能否從冬天走到春天?

不管怎麼說,既然美團要發力出行領域,恐怕還得繼續圓虧損的故事。有意思的是,有媒體報道稱外賣平臺正悄悄上漲抽成,漲幅在20%左右,這估計是正宗的自救方式。

遊戲難平,提高黏性說故事?

如果虧損只是一個數字,那麼用新概念救市則是美團必須要做的。

這個新概念是什麼,是遊戲麼?

出行受阻,業績受累,美團做遊戲能否從冬天走到春天?

有消息是,《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正式發佈,報告指出中國遊戲市場2018年實際銷售收入達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同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6.26億人,同比增長7.3%。同期,也就是2018年12月,遊戲版號重新開始審批,無疑是給遊戲產業重生的機會,對於中國遊戲行業來說,這顯然是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也就是說,預計2019年遊戲產業發展更爲改善。

這就是機會,美團也想抓住這次機會。

據美團的招聘信息顯示,美團App上將可能會上線遊戲項目,而遊戲的類型可能是休閒小遊戲以及模擬經營類的遊戲。

那麼,遊戲怎麼又一美團的業務進行關聯呢?難道是要將美團全平臺、大衆點評以及摩拜的數據打通,利用現有的用戶數據進行用戶管理?或者說玩遊戲獲得積分或者可以兌換美團商家或者外賣的優惠券?

出行受阻,業績受累,美團做遊戲能否從冬天走到春天?

另外,有業內人士猜測,美團做遊戲或將與其擅長的餐飲領域相關。對此,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朋友圈回應稱:“我就試試,別多想。”這怎麼讓人不多想呢!

在我看來,也許美團是借鑑了“百團大戰”的經驗,繼續用利益捆綁用戶,讓更多的人選擇美團,走流量王道之路。可能,做社交要付出代價,做遊戲讓用戶自來,美團就是這麼想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