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两位皇帝十分有争议性,一个是靠篡权上位的朱棣,一个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朱棣曾经给崇祯皇帝留了一条东山再起的后路,只可惜被他忽视了。

明朝建立后,不同于中国古代其他皇帝定都北方,朱元璋把都城定在了南京。但是朱棣登基后,他选择了迁都北平。

当然朱棣这么做也是十分明智的,因为明朝的威胁基本上都来自北方,南方唯一有威胁的越南,直接被朱棣灭了。

朱棣虽然迁都北京,但是南京并没有废弃,仍然保留完整的行政机构。如果哪一天北方支撑不住了,回到南京可以立刻东山再起。

所以说朱棣留下的这条后路是极其高明的,但是200年后,崇祯皇帝在选择逃与不逃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让他宁死也不愿做逃跑的皇帝。

那崇祯皇帝逃到南方真的能东山再起吗?其实概率还是很大的,因为当时北方清军跟李自成交战,势必元气大伤。

而南方多是湿地,并不适合清军的骑兵作战。除此之外明军还可以向澳门的葡萄牙求助,进口一些先进的洋枪洋炮。

当时天下百姓还是偏向于明朝的,因为清军毕竟是蛮夷,汉人是无法接受少数民族来统治自己。

所以说崇祯皇帝南逃后,不仅拥有地理优势,还是民心所向,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那很多人好奇,当时南明政权为何被清朝灭了,因为当时缺乏统一的帝王,南明一下子出现了好几个皇帝,谁都不服谁,清军还没打自己就搞起了内讧,怎么可能不被灭亡呢?

崇祯皇帝死前他把一切过错归根于大臣,其实这是片面的,大臣们是有错,而崇祯皇帝自己的犹豫不决,死要面子也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