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任良成接到的最新監管機構罰單,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4月11日期間,是以前一日大宗交易買入,後一日操縱股價提升賣出的方式,賬戶組交易了“X航控股”、“南威軟件”、“迪馬股份”、“黃河旋風”、“*ST毅達”、“杭電股份”6支股票。任良成在2016年遭監管機構處罰時曾做如下解釋: “大宗交易如果按前一天收盤價的折扣價進行,或者股票爲國有股(按當日均價進行大宗交易),希望當天的收盤價高點,有時會使用大宗交易接盤賬戶外的其他賬戶於大宗交易買入當天在收盤階段買入該只股票,拉拉價格,操作過的股票有‘沙鋼股份’、‘吉峯農機’。

來源:資事堂(ID:Fund2019)作者侯小溪 編輯袁暢,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5·27”,幾乎每個做過股票大宗減持生意的人,聽到這三個數字連在一起,都痛心疾首,一時間表情明媚又憂傷。

兩年前,2017年5 月 27 日,監管機構發佈《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其中規定“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 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 6 個月內不得轉讓。”

自此,大宗交易減持“接盤俠”業務,這門在2016年市場行情下收益至少能達到年300%、資金流動性極好、每隻個股3天可以穩拿3%收益的生意,幾乎一夜間消失。

“527”兩年以來,它的灰色地帶與幕後故事,都隨着2017年發佈的“減持新規”徹底落幕了嗎?

01

年收益曾超300%

大宗交易自誕生就是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的舞臺,而少有普通散戶的參與,關於大額的股票和溢價折價,背後代表的機構操作動向,也只能加以揣測,不足爲外人可道。而通過大宗接盤大小非減持的業務,成爲最常見的大宗交易背後緣由之一。

當普通的大小非股東希望將手上大量的股票進行變現,又不希望拋售影響股價,便通過大宗交易渠道折價將個股交易給承接大宗交易的個人或公司。

在所謂的“527減持新規”前,即2017年5月27日發佈的減持新規中規定,完善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監管安排前,這曾經是一門流動性極好、無視行情獲得收益的好生意。

據瞭解,527新規前,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接盤方的主要模式是找到需要減持的大小非,第一天在大宗交易市場上折價收購,第二天全部賣出。

大宗交易受讓方接到“大小非”減持的股票折扣一般在折價10%,而第二天賣出,每個票穩賺3%左右。在2016年的行情下,資金能達到300%的年化收益。由於資金流動性良好,一家規模中等的大宗交易接盤公司,一年合計交易額能在900億左右。

02

“行業老大”三次被罰

“527”新規後這兩年,大宗減持行業老大——任行投資任良成的屢次受罰,偶爾讓業內重拾對這一行業的關注,監管機構對大宗減持行業的罰單,也更徹底地揭露出了這一行業的運行方式。

據瞭解,任良成曾經將其任行投資的北京辦公室設於富凱大廈樓上,以此希望和監管機構“搞好關係”,這一行爲不僅落空了,還引來了監管機構頻繁敲門監管,和3張罰單。

任良成受罰的主要原因,是在賣出時,希望通過操縱股價減少虧損或賺到更多。

任良成在2016年遭監管機構處罰時曾做如下解釋: “大宗交易如果按前一天收盤價的折扣價進行,或者股票爲國有股(按當日均價進行大宗交易),希望當天的收盤價高點,有時會使用大宗交易接盤賬戶外的其他賬戶於大宗交易買入當天在收盤階段買入該只股票,拉拉價格,操作過的股票有‘沙鋼股份’、‘吉峯農機’……如果在尾盤時候買入,對股價的慣性上漲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買入成本不至於太高,不會跌破我的融資成本,也不至於出現爆倉,因爲我的目的是順利賣出股票,而不是真正的買入股票。”

一位從事多年大宗交易相關業務的人士表示,在賣出時對股價進行拉抬,主要原因是任良成的個人風格比較激進,此外,也是因爲其資金量較大,足夠操縱個股,小公司無法做到這點。

任良成屢次被罰這件事也較爲出名,有業內人士對錶示,“雖然確切數字不知道,但都傳已經被罰10個億了”。

該人士表示,事實上只要不操縱股價,交易方式呈現只賣不買、不在多個賬戶間倒手的形態,大宗交易“接盤”再賣出這一行爲,是不可能出現違規的。“我們也做過頻繁撤單的操作,因此受到監管部門關注,但由於掛賣單,並不違規,畢竟我們的初衷也不想讓股票跌,怕賣便宜了啊。”

如任良成,大宗交易的接盤方擁有足夠的股,而如果再擁有足夠的現金,利用這等優勢操縱股價便成爲可能。監管機構對任良成的處罰書,任良成是通過資金優勢,在短期內操縱個股價格和交易量並在期間賣出。

據任良成接到的最新監管機構罰單,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4月11日期間,是以前一日大宗交易買入,後一日操縱股價提升賣出的方式,賬戶組交易了“X航控股”、“南威軟件”、“迪馬股份”、“黃河旋風”、“*ST毅達”、“杭電股份”6支股票。

其在二級市場賣出股票的交易手法分爲兩種:一是利用一部分賬戶以高於市場價格頻繁申報買入,並在隨後的4至6秒內全部撤單,同時利用另一部分賬戶大量賣出該股票;另一種是以低於市場價格大量申報買入,造成買盤洶湧的假象,在申買達到第一檔位或在當日賣出交易基本完成後,將該部分買入委託全部撤單。任良成將以上兩種手法相結合,完成大宗交易買入股票在二級市場的順利出貨。

因大宗交易操縱股價受到監管機構處罰的,不止任良成的任行投資一家。如2018年3月份,監管機構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孟祥龍)》中,孟祥龍以上海寶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宗交易接盤*ST三鑫並操縱股價。而如《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蝶彩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謝風華、闕文斌)》中,也曾使用大宗交易進行“市值管理”。

03

大宗交易接盤生意式微

在當下,隨着監管的加強,從大小非手中“第一天買入,第二天賣出”的手法,已然不可持續。

自“527”的“減持新規”文後,大小非即便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也需要承受至少半年的鎖定期的鎖定期,一夜之間,遍佈北上廣深、甚至使用“電話營銷”尋找有減持意圖的大小非的公司,都一夜間消失了。

一位北京大宗交易策略私募人表示,在2017年5月27日後,曾經高收益、保本、流動性又極好的大宗交易接盤業務,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527”過後,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的,出讓方與受讓方,都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關於減持數量、持有時間。

首先,大宗交易減持這門生意賴以生存的優秀流動性不在了,許多小型公司接了一筆大小非減持的大宗交易後,沒有後續資金接下更多,直接放棄了這項業務。

其次,如持有半年,即便折價九折買入,半年後的市場遠比一天後難以預料,原本的高額收益不復存在。

經過“527減持新規”,原本繁花錦簇的大宗交易減持業務一片蕭條。相關業務公司,或徹底轉行,或從此銷聲匿跡,或成爲大小非與部分機構的中介。

有稍有的累積了一定資源卻受困於資金流動性的公司,在基金業協會備案之後,成立大宗交易策略的私募,繼續做這一業務。

一位大宗交易從業者表示,自己2017年四月末談下來的幾個億的生意,因此後527的到來即刻作罷,他也自此轉行。

而兩年後的今天,任良成實控的任行投資官網上,大宗交易業務仍是其主要業務之一。

M2、M1,PPI、CPI,這些耳熟能詳的指標到底有什麼意義?對於我們的投資和工作有哪些不容錯過的指引?

針對這些問題,華爾街見聞首次開放了積累了多年的新員工入職內訓知識地圖,並由華爾街見聞研究院專門改編成爲一個新的周邊產品《一張圖讀懂經濟指標》。沒有廢話,滿滿乾貨,化繁入簡,條理清晰,可謂一圖在手,經濟看懂。

現在購買本手冊,將免費送你一份華爾街見聞研究院視頻解讀課程。原價99元,微信粉絲專享優惠只要49元。

全文完。

感謝耐心閱讀,請點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