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頻繁更換產品定位,容易讓消費者抓不準品牌的差異化價值,從而模糊對瑞幸咖啡品牌的認知,如此一來,品牌就很容易陷入危險的困境,難以長期佔據消費者的心智。也就是說,品牌方唯有驅動消費者的左右腦,才能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產品也才能獲得好銷量。

經營一個產品,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對消費者心理的洞察,以及對產品價值的挖掘,但如今,大家都很困擾的一個問題是,“明明我的產品足夠好,但爲何就是賣不好呢?”產品很好,但無人問津,這就尷尬了。

在這種狀況的背後,到底是哪些因素在作怪呢?我們在品牌經營的現階段,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建議和方法。

產品質量好,卻總是賣不動?你需要學會佔領消費者心智!

1、品牌營銷的現狀和困境

之前我看到一篇採訪的文章,有很多企業家都在抱怨,現在企業面臨一種困境,那就是“產品有市場但沒利潤,有利潤時,卻撬不動市場”。

在這背後,其實映射着品牌時代的過渡,以往是工廠時代,產品流水線地開發,接着過渡到渠道時代,品牌方不斷地開發渠道,擴大曝光面積,而如今,品牌所處的是一個心智時代,講究更多的是產品觸達,情緒鏈接,心智佔領。

在心智時代,並不是砸錢打廣告就能獲得高收益,也不是你自賣自誇說了算,而是用戶心智影響產品銷量。

曾斥資40億元進入包裝水市場、出身豪門的恒大冰泉,爲何在市場上碰了壁,幾乎所有的錢都打了水漂?論資金,恒大冰泉有40億資金打地基;論市場,恒大冰泉有爭雄稱霸的地產市場撐腰;論推廣傳播,恒大冰泉有超強商業運營團隊助陣;論產品,恒大冰泉有長白山的優質產地資源,既然恒大冰泉佔據了多條優勢,爲何就失敗了呢?

問題就出在沒有很好地打通消費者的心智。在消費者的心智認知裏,一般只能容得下3-4個品類,要想突破消費者心智的防線,就需要下更多的功夫。那麼,作爲一個新品牌,要如何迅速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成爲被消費者記憶容納的品牌之一呢?

產品質量好,卻總是賣不動?你需要學會佔領消費者心智!

2、產品經營者要擺脫,一廂情願的產品開發思維

首先,產品經營者要擺脫一廂情願的產品開發思維。

產品開發並不取決於管理層的個人愛好和主觀意願,而是需要經營者組織一支專業的市場研究團隊,蒐集目標定位受衆的需求數據,瞭解目標受衆真正需要的是怎樣的一款產品。

試想一下,如果一款產品原本是打算賣給00後少女,而你偏要按照70歲老太太的需求去設計,那麼這就導致了“產品質量好,但沒有市場”的困境。

但是,一提到做“調研”,相信很多人肯定會不知所措,不知道從哪裏入手。其實很簡單,首先你需要分清哪部分需求是消費者的顯性需求,而哪部分是屬於隱性需求,深藏於內心,不易被發現的,從顯性需求不斷地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隱性需求,纔是品牌營銷者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做好這件事情,品牌才能真正地撬動市場。

另外產品經營者還要拋開“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一廂情願,做產品研發最忌諱的是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試圖把產品賣給所有人,有句話說得好,賣得好,不如賣得精。

當你的產品是面向所有人的時候,你的品牌就容易失去個性,樣貌,成爲消費者心中可有可無的品類。那麼怎麼才能判斷一款產品是否能賣得好呢?

有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標準,那就是當所有人都覺得這款產品“還行”的時候,那麼這款產品很快就會陷入一種“賣不動”的困局,而當有些人對你的產品心心念念,非買不可,而另外一些人“堅決不買”、認爲“並非我的菜”時,那麼你的產品就很有看頭,可以有戲唱。

產品質量好,卻總是賣不動?你需要學會佔領消費者心智!

3、要突出定位和個性,明確品牌的界限,給受衆提供記憶點

其次,要突出定位和個性,明確品牌的界限,給受衆提供記憶點。

很多時候,產品之所以賣不好,賣不動,是因爲品牌方沒能做好清晰的定位,這樣容易模糊受衆對品牌的記憶。而佔領受衆心智的正確方式是,要對品牌的定位做到清晰間隔,給人一種鮮明的感受,最終形成品牌記憶點。

以瑞幸咖啡爲例,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一品牌的獨特銷售賣點頻繁更換,從最開始的“這一杯誰不愛?”,到後來“和幸運打招呼”,接着又變成“專業咖啡新鮮式”、“更低的價格,更好的咖啡豆,更優質的消費”等。

這到最後會出現怎樣的情況?頻繁更換產品定位,容易讓消費者抓不準品牌的差異化價值,從而模糊對瑞幸咖啡品牌的認知,如此一來,品牌就很容易陷入危險的困境,難以長期佔據消費者的心智。

而麥當勞的經典廣告語“I’m lovin’it”,翻譯成中文,是我們熟悉的“我就喜歡”,這句經典廣告語,相信在很多讀者心目中已佔據了有十多年的記憶點,而這句看似傲嬌的廣告語背後傳達的是“愛”的理念,麥當勞是這樣解釋的——“再微小的愛也能改變這個世界。”而這就是麥當勞鮮明突出的銷售賣點。

類似的案例還有王老吉的廣告語“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紅牛的“困了累了就喝紅牛”,它們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定位清晰,讓消費者形成穩固的記憶點。

要想在心智時代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就需要用一句旗幟鮮明的廣告語突出品牌的定位,然後不斷重複品牌的獨特銷售賣點,而不是一味地頻繁更換。

產品質量好,卻總是賣不動?你需要學會佔領消費者心智!

4、同時征服消費者的左右腦,價值和感覺一起抓

最後,要同時征服消費者的左右腦,價值和感覺一起抓。

消費者的消費意識是由理性和感性兩部分構成,延伸出來,也就是左腦考慮的更多的是價值,而右腦更多的是看感覺。在品牌經營的現階段,品牌方應同時征服消費者的左右腦,纔有佔領消費者心智的可能。

在心智時代,消費者更多地傾向於感性消費,也就是說左腦(感覺)驅動右腦(價值),這啓示我們,要想做好品牌,就需要先引起顧客對品牌的共鳴,纔能有效驅動顧客左腦裏的“價值衡量”。

那麼品牌如何才能做到和消費者“有共鳴”呢?這就需要爲品牌打造“個性”。唯有賦予品牌人格化的個性,才能急劇提升品牌與顧客的親密度。

那什麼是品牌個性呢?舉個例子,蘋果的“極致簡約”、江小白的“小飲、小聚、小情緒”就很有“個性”,讓顧客對品牌有想象的空間,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情緒和調性,聽到品牌的“聲音”,從而油然而生一種對品牌的感性認知,進而不斷深化品牌的這種獨具魅力的“個性”,形成良性循環。

而有的酒商十分困惑,明明自己的酒也是上好的酒,貨真價實,用糧食精釀而成,並通過9道釀酒工序,釀酒溫度也做到精確,在13度的地窖恆溫下存放釀造,但銷量跟“藍色經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原因就在於“藍色經典”賦予品牌“綿柔”、“男人的情懷”等個性特點,很好地觸動了消費者的情感,這便觸動了消費者的“右腦”,從而驅動左腦的“價值”,但很多酒商卻在這個環節上“偷懶”,也就沒有形成品牌的差異化優勢。

也就是說,品牌方唯有驅動消費者的左右腦,才能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產品也才能獲得好銷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我的分享,請大家順手轉發、點贊,你的舉手之勞,是對我們的鼓勵。

關注【創騏雲課堂】,我們每天爲你分享一篇乾貨文章,並有免費的學習音頻、視頻,希望你的每次到訪,都能得到收穫滿滿。

點擊下方鏈接,我們爲你網羅100多位名師的300多門學習視頻。註冊下載,即能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