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进化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涉及50万人的调查,发现了这一现象。当然,这到底只是一个假象,还是有潜在的遗传机制,尚属未知。

但这对于那些拼命也要生出一个儿子的家庭来说,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即便千辛万苦生了个儿子,要再得到一个孙子,即便娶到了媳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哺乳动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男女比例,系统性的偏离理论上的1:1,以弥补男性活到成年的比例低于女性这一事实,这一现象早被生物学家所知。但他们还不知道,具体的调节机制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或者在这个过程中两性(雌雄、男女)在其中各有多少贡献?

比如,自然流产更多雌性胚胎,就能让出生的雄性更多。但事实似乎恰好相反,流产的胚胎中更多的是雄性。如此一来,要想微调性别比,看起来更多的依赖精子中的X和Y的比例。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么也许有人的确天生就能够生产出更多含Y染色体的精子,即更容易生男还是生女很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力。

基于此种假设,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数据调查,目前看来是支持该假设的。但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五十万人对于整个人群来说不算多。而且,战后妇女普遍性的生出更多男婴,这说明我们每个人也许都遗传了一些调节基因,能根据大环境的变化,对后代的性别比例进行细微调节。

而在当前男多女少的大环境中,反应敏锐的基因,必然带来更多女婴出生来进行自动平衡。可惜,这些百万年演化来的最佳性别比策略,被愚蠢短视的性别歧视文化给坑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