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用言語來表達我第一次聽到“梁祝”交響曲時候的震撼,雖然早在電視臺熱播的《梁祝》電視劇聽到過一點點旋律,但當第一次用VCD放出上海交響樂團合奏的《梁祝小提琴獨奏曲》的時候,第一次就沉浸在這首裝載了無數中國人回憶的金曲,儘管那時候的我還沒有讀初中,儘管那時的我對音樂所謂的樂理、節奏還一竅不通,但當第一次聽過《梁祝》交響曲,心中對音樂的追求彷彿到了另一個層面。

因爲《梁祝》是我第一首聽懂的交響樂。


六十年前的今天,《梁祝》誕生!



《梁祝》開篇,曲子在一開始用長笛模仿鳥的叫聲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之後樂隊齊奏表達出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不斷加深和互相愛慕的深情;再然後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潑、跳蕩,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生動地表現了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愉快生活。而在結束開篇進入到“展開”這部分,描寫了"抗婚"、"樓臺會"、"哭靈、控訴、投墳"這三個情節。最終描述了"化蝶"的過程。長笛吹奏出柔美的華彩旋律,與豎琴的滑奏相互映襯,把人們引向神話般的仙境。獨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愛情主題,展現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封建勢力壓迫下死去後,化做一雙蝴蝶在花叢中歡樂自由地飛舞。


六十年前的今天,《梁祝》誕生!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鐘,首先五分鐘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着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鐘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臺回家抗婚不成,樓臺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大約十一分鐘。最後一段則是化蝶,是主題再現。

一起來感受下。


《梁祝》到今天已經整整六十週歲!

1959年5月27日,由何佔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公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俞麗拿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唱片發行量多達一百多萬張,是中國器樂唱片發行量最多、影響面最廣的唱片,爲此她獲得了中國首界金唱片獎,爲中國作品演奏風格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

六十年前的今天,《梁祝》誕生!

何佔豪



六十年前的今天,《梁祝》誕生!

陳剛



值得一提的是,當《梁祝》在1959年第一次走上舞臺奏響奏響了中國民族化交響音樂具有創世紀意義禮讚的時候,26歲的何佔豪和24歲的陳剛那時候還都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創作的過程於他們來說,並非那麼順暢。

《梁祝》誕生的年代正處在中國“大躍進”時期,那是一個風風火火的時代,除了在生產上熱火朝天,藝術上的創作也極具時代色彩。時值建國10週年,學院的領導也向全體師生髮出“用音樂獻禮國慶”的號召,當時的管弦樂團就向學院領導遞交了“大鍊鋼鐵”、“全民皆兵”、“梁祝”的題材,當時學院的領導孟波出於音樂本身的考慮選擇了《梁祝》,這纔有今天這首不朽名曲的傳承。

然而,學院領導的選擇只是第一步。僅僅只學了小提琴一年的何佔豪找到領導,說自己不會作曲,想放棄。孟波在情急之下向另外院系求助給他拉來了作曲系的高材生陳剛,但是陳剛父親有背景問題,讓一個有背景問題的人來“獻禮十週年”會不會有問題?孟波只好一個個說服校領導,並承諾所有事自己負責才平息……就這樣在校園、社會和政府宣傳部門不斷斡旋,孟波終於掃平了所有非議,爲學生們創造提供了最安寧的空間。


六十年前的今天,《梁祝》誕生!

俞麗拿


在1959年5月27日下午首演時,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的全體同學都參加了演出。18歲的俞麗拿榮任小提琴獨奏;並由此獲得終身榮譽。而在《梁祝》被世界音樂界和藝術界所讚歎和傳頌的今天,我們實在不應該忘卻這批老音樂人付出的艱辛和困苦。在今天,許多人稱《梁祝》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交響樂",當中寄託的不僅僅是在音樂領域上的自豪,更是對百折不撓、獨立自主的中國人的深情讚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