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咸丰二年,有“晚清书法第一人”之誉的何绍基入蜀,为四川书法带来了全新风气,可谓是四川近代书法史的开端。”蜀中书家如赵熙、颜楷、谢无量、刘孟伉等,不一定有李叔同这样明确的书法艺术创作意识,但这个时期他们的书法写作,和何绍基、张之洞那一代人,的确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尊碑·变法·蛰伏

——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王家葵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竹禅 (1824-1901)《蜀江秋渡图》

42cmx89cm

四川较之中原虽地理位置略差,但文风一直炽盛。西汉时期,成都是全国文化最为发达,产生博士公卿人数最多的“四大区会”之一,出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其学比于齐鲁”的学术盛况;唐代四川的社会文化发展,有“扬一益二”之称;宋代“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但因宋元之际与明朝末年的频繁战乱,蜀中文化逐渐衰落。清初,受明末战乱影响,四川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极低,进士寥寥无几。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川按察使刘德芳重建锦江书院;道咸之后,四川人口激增,社会经济恢复较快,文化也逐步兴盛;咸丰二年(1852),何绍基出任四川学政,整顿改革考试;光绪初年(1875),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创立尊经书院,扭转了蜀中陈腐的学术风气,也培植出了许多精英人才。

四川近现代书法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轨迹。清初的四川书法,乏善可称;乾嘉时期,巴县龚晴皋(1750-1825)、遂宁张问陶(1764-1814),书名较显;咸丰二年,有“晚清书法第一人”之誉的何绍基入蜀,为四川书法带来了全新风气,可谓是四川近代书法史的开端。本文试将四川近现代书法史分划分为三个时段,略作申说,管窥锥指,聊备一家之言。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张问陶 书法四屏

103cmx24cmx4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何绍基 金笺行书扇面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何绍基 行书四屏 148cmx39cmx4

尊碑:第一个时期,自 1852 年至 1898 年

何绍基(1799-1873)在入蜀以前,书名早已遍满天下。他在《猿叟自评》中自述,“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何氏于咸丰

二年到四川上任以后,“整顿试事,外极严而内处以宽,士皆畏悦”,作为主管一省科举教育的学政,对于当地士人的影响力极大。何氏入蜀,带来了尊碑的风气。他在蜀三年,求字者甚多,留下了许多墨迹。1985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绍基留蜀墨迹》,收入行草和隶书作品一百二十余件。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顾复初 隶书对联 145cmX20cmX2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顾复初 行书扇面

元和顾复初(1800-1893),以州判仕蜀,入完颜祟实幕。何绍基督学蜀中时,曾邀其襄校试卷。后为吴棠、丁宝桢、刘秉璋幕僚。光绪中,顾氏被推为蜀中第一书家。

南溪包弼臣(1831-1917),自创一种将北碑与南帖熔为一炉的“包体”,对后来者如赵熙、颜楷、谢无量等人走上碑帖结合的书法之路影响甚巨。传说慈禧皇太后亦闻其书名,呼为“字妖”。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包弼臣(1831-1917)书法

96cmx52cm

湘潭王闿运(1833-1916),曾入曾国藩幕,后任成都尊经书院主讲。其书法初学欧体,后专攻北碑。时人评论:“湘绮书笔重墨凝,朴茂多姿,盖从北魏中出,虽为文章所掩,然极堪宝玩也。”

南皮张之洞(1837—1909),虽不以书法闻名,但其在四川任学政时,刊行《书目答问》以教士子。书中把包世臣《艺舟双楫》列为学习书法的必读书,成了传播碑学的主要推手。

嘉鱼刘心源(1848-1915),先后任四川夔州知府、成都知府,毕生研究金石文字,书法尤以新体魏碑见长。

桐城方旭(1851-1936),清末督学四川,民国后隐于成都,为“五老七贤之”一。善书工画,书法从唐入手,上追二王,敦厚平和。

华阳顾印愚(1855-1913),为张之洞入室弟子,人称“斗方名士”。法在大令、登善、元章之间,信手挥洒,自然疏秀,汪辟疆评论说:“萧散多姿,可称能品。”这一时期四川书法,虽有顾复初、方旭、顾印愚等以帖学为主要根基的书法家,但整个书坛风气的主流则是“尊碑”。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顾印愚(1855-1913)行书诗

17cmx60cm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顾印愚(1855-1913)楷书对联

130cmx31cmx2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林思进(1874-1953) 阮籍咏怀诗

110cmx49cm

变法:第二个时期,自 1898 年至 1949 年

1898 年,发生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戊戌变法”,这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戊戌六君子,杨锐、刘光第皆是川产,岂偶然哉。四川书法在此阶段的关键词,也是“变法”二字。这里所说的“变法”,是指书法写作的方式——不再是“古法”,不再是传统的文人余事,而变得更为自觉,更加艺术。

曾留学日本李叔同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之派,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蜀中书家如赵熙、颜楷、谢无量、刘孟伉等,不一定有李叔同这样明确的书法艺术创作意识,但这个时期他们的书法写作,和何绍基、张之洞那一代人,的确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宋育仁(1857-1931) 望如雅有对联

165cmx35cmx2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赵熙(1867-1948) 刘筼 焦山图手卷

赵熙、胡薇元、宋育仁、刘念亲、向楚题跋

25.5cmx306cm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赵熙 风爱花如对联

133cmx32.5cmx2

荣县赵熙(1867-1948),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光绪二十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戊戍政变”之先,赵熙不满清朝政权之腐朽,久已倾心于新政理想,与杨锐、刘光第交谊甚笃。赵熙的诗歌、辞章、书法,皆噪名于当时。他的书法由颜入手,中年得力于欧阳父子,晚岁更上溯六朝,浸淫于南北碑版中。北碑之《张猛龙》《董美人》,南碑之《爨龙颜》《瘗鹤铭》,均攻之甚力。转益多师,博涉多优。所作“峻整栗密,而又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颜楷 《壶中九华诗》行书四屏

131cmx30cmx4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颜楷 《陇云雪月》对联

131cmx30cmx2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颜楷 《聚散古今》对联

163cmx40x2

华阳颜楷(1877-1927),建威将军后裔,世代簪缨,十六岁入南学(京城贵族子弟学校),颇受翁同龢的器重。后又从王闓运学,1902 年中举,1904 年中进士,1905 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政。辛亥鼎革之后,不问政事,一心佞佛,曾任四川佛教会副会长。其书法受翁同龢影响较大,名满蜀中。遗墨甚多,今成都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北面)犹存。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谢无量 《段宥厅孤桐》行书轴

131cmx32cm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谢无量 《上清词》行书轴

131cmx34cm

乐至谢无量(1884-1964),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1949年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其书法一度被称为“孩儿体”,继承了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出以闲逸,而又骨健神清。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郭沫若 行书轴

133cmx28cm

乐山郭沫若(1892-1978),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法个性和时代特色都非常鲜明,被世人誉为“郭体”。

云阳刘孟伉(1894-1969),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川东游击队领导人。1959 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早年学《郑文公碑》,而后用功既久且博并深得精髓的是欧、颜及汉碑。隶书苍劲深雅,凝重峻拔,其行草刚健雄浑,如铁铸玉成,皆显示其刚毅倔强的性格。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张大千 致方地山信札

28cmx34cm

内江张大千(1899-1983),书法初师李瑞清和曾熙,自云:“居上海,受

业于衡阳曾夫子农髯,临川李夫子梅庵,学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在李、曾的基础上,张大千转学多师,参以宋人黄庭坚的笔势,用笔跳荡灵动,神采清隽奇肆,形成了独具面目和个性的书体。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余燮阳 (1877-1943)行书四屏

140cmx33cmx4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公孙长子 (1882-1942)双钩行书

105cmx33cm

这一时期的四川书法名家还有中江王乃徵,书法长于北碑,辛亥革命后隐于申江鬻字。内江公孙长子,师法龙门二十品,以碑体、飞白及双钩名世。内江余燮阳,平生寝馈二王,早年习北碑,榜书凝重浑厚。荣县但懋辛,楷法平原,长于榜书。名山吴之英,好用浓墨,善于结字,书法结构奇异,别开生面。广安蒲伯英,各体兼善,尤长于行书。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刘咸炘 (1896-1932)隶书小品

34cmx30cm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向楚(1877-1961)行书轴

106cmx34cm

双流刘咸荥,行书墨腴笔健。巴县向楚,行书点画平实,意态轻松。华阳林思进,行笔洒脱,点画生动,不失雅意而自成面目。华阳余舒,深得唐碑精髓,工楷书和草书。华阳乔大壮,长于楷书,亦善篆刻。富顺郑诵先,所作章草,苍劲雄浑,气魄宏大。广汉冯灌父,初宗二王,后潜心苏米,苍劲挺拔。成都伍瘦梅,喜篆隶,篆书类秦诏版。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时期,陪都重庆和后方城市成都,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书法的写作、展览、研究、交流,也颇为频繁。在抗战时期流寓巴蜀的著名书家有:于右任、沈尹默、马一浮、潘伯鹰、丰子恺、沈子善、谭延闿、游寿、祝嘉、徐悲鸿、吕凤子、胡小石、台静农,等等。他们流寓巴蜀时的作品,也是四川近现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一页。

自“戊戌变法”至一九四九年大陆政权易帜,半个世纪中,国事鱼烂,生灵涂炭。但“国家不幸诗家幸”,书法呈现出名家辈出、名作迭现的繁荣局面。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施孝长(1888-1974) 山水小品

33cmx19cmx4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佘雪曼(1908-1993) 怪石丛篁图 83cmx24cm

蛰伏:第三个时期,自 1949 年至 1979 年

这段时期是“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三十年时间,社会主义实践处于曲折艰难之中,犯了严重错误。特别是十年“文革”,传统文化遭到极大摧残。书法这门艺术形式,在狂飙猛进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只剩下刷标语、写大字报之类的作用。不过,“潜龙在渊”,即便是在最晦暗的时期,书法家们也未尝一日忘情于书写。他们大多处江湖之远,箪食瓢饮,将生命寄托于书法。同时,在地下“蛰伏”状态中,向年轻一代传承书法等传统文化,灯灯相照,薪火不绝。

郫县余中英(1899-1983),早年曾任军政职务,五十年代始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书法绘画分别得赵熙、齐白石指授,晚年尤爱章草 , 每用废报纸临摹 , 运笔如飞 , 引以为乐。先后向他拜师学书者数十人 , 皆得其悉心教授。

仁寿冯建吴(1910-1989),早岁赴上海求学于昌明艺专,为吴昌硕再传弟子,后返川教授书画。书法得吴派真传,以篆隶见长,熔铸北朝书风和汉碑汉简为一体,雄强刚健、磅礴朴茂。

王家葵丨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1852-1979)

陈子庄(1913-1976) 山水小品

荣昌陈子庄(1913-1976),自幼习画,早年在成都等地卖画,受齐白石、黄宾虹启发。中年生活坎坷,三餐难继,仍写字作画不辍。

这一时期的四川名家还有:双流刘东父、成都施孝长,皆擅长行书和小楷。成都王砥如,师法欧阳询,堪称精熟。江安黄稚荃,女中才子,行草遒劲秀美,喜作篆隶。成都丁季和,早年就职新闻界,其行草飘逸。成都徐无闻,研究文字学,尤长甲骨文,集中山王器铭文书法别开生面。

这些老先生的入室弟子们皆能传其所学。如何应辉传施孝长、陈滞冬传陈子庄、张景岳传余中英、谢季筠传丁季和等。一九七九年后,文化复苏,老先生们的书法重新焕发出艺术光彩。他们的弟子成为了当代四川乃至全国书法界的中坚力量。

本次诗婢家拍卖有限公司广泛征集,搜罗宏富,推出“清格”专场,包括一百余件近现代四川名家之作。这批作品中的书法部分,将诸多四川近现代书法名家“一网打尽”。作品诸体皆备,形式多样,不乏铭心之品,将其视为一部小型的四川近现代书法史图鉴可也。

二零一七年十月于成都

注:本帖图片作品均为诗婢家2017年秋拍拍品。

更多拍品及资讯敬请关注“诗婢家”官网。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 赵佶 书法专辑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国展学术论坛实况报道

推荐展览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

陈忠康精品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最全记录)

"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

"望岳——南岳纪游书画展

傅志伟篆刻展

山房写字——廖伟夫书法作品集

相关文章